《阳八曲》《行街》《欢乐歌》《出水莲》《朝元歌》《云卷云舒》……一首首江南丝竹乐曲,用笛子、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笙、阮等传统民族乐器,奏出“柔美糯”的丝竹之声,勾勒出地道的江南韵味。6月10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江南丝竹乐团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清丽雅致的专场音乐会。这是2018年上海市江南丝竹社区巡演的最后一场,给为期三个多月的大规模巡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本次巡演是十年来上海最大规模的一次江南丝竹社区展示,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上海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全市各区非遗保护中心和相关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联手于今年3月首次启动。3个月时间里,20个基地的乐队,走遍16个区的20个社区,开展了21场演出,在市民中反响十分热烈。据悉,仅今天这场演出的150张票,在文化上海云上开票10分钟后就被抢光,有的市民更是千里寻音而来。
当天献上演出的是上海江南丝竹乐团。这是一支声部齐全、年轻专业的非职业团队,平均年龄仅28至29岁。成员们分别来自专业院校和院团、文化宫、文化馆等单位,个个都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乐团的艺术指导、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成海华表示,这样一支丝竹乐团历史上很少见,是主办单位的创新务实之举,江南丝竹的发展需要民间和专业结合,更需要年轻人的热情参与。据乐团牵头人、市非遗保护中心蒋薇回忆,乐团成立于2016年底,当时是面向全市公开招考的,有近90位丝竹爱好者报名,经过三轮严格的筛选,有13位成绩最佳者被录取为乐团正式成员。其中,古筝演奏者史婷是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孙文妍教授的弟子,二胡演奏者施悦是二胡演奏家王永德教授的学生,琵琶演奏者史文靖是浦东派琵琶传承人周丽娟教授的学生,扬琴演奏者桂好好、笛子演奏者杨仁杰、阮演奏者刘芳都曾获得过文华奖。“江南丝竹的传承,以后就要靠年轻人。” 成海华说。
江南丝竹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演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有“中国轻音乐”之称。其特点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作为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江南丝竹所蕴含的不只是艺术魅力,还有中国人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处世哲学。丝竹演奏,上海话叫“合(ge,沪语旧时发音) 丝竹”。这里既有你进我退,崁挡让路的礼仪,又有点互相竞争的意味,其最高境界是和谐共处、协同创新。据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丝竹在上海非常繁盛,是上海文化中一张极具标识性的音乐名片,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丝竹乐手。
由于曾经赖以生存的慢节奏生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江南丝竹一度陷入了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之中。为了推进这一宝贵遗产的普及传承,沪上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近年来,在市文广局的领导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作为江南丝竹项目国家级保护责任主体单位,联合浦东、松江、崇明等13个区,共同组成了市、区二级保护网络机构,并和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等单位共同开展丝竹传承保护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侧面的保护格局,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例如:于2008年和2012年在全市开展了2次江南丝竹项目普查工作并建立起了相应的档案数据库;组织编撰了上海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系列丛书之一《江南丝竹》专项本;与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合作拍摄并播出了《江南丝竹》专题片;完成了国家级传承人陆春龄、周皓和市级传承人孙文妍、陆德华等的口述历史音频、视频采录工作;积极组织策划开展各类江南丝竹展演比赛活动;认真开展江南丝竹进校园等活动,出版《江南丝竹通识》教材,并在此教材基础上,依托陆行中学南校联合全市10余家中小学成立了江南丝竹进校园联盟;牵头组建了声部齐全、年轻专业的上海江南丝竹乐团等。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此次巡演,不仅社区居民可以聆听到纯正的江南之音,更让各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开启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模式,这也是江南丝竹自身的内涵所在。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图片:文汇记者叶辰亮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