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品牌任务,三大品牌衍生12项专项行动,12项专项行动由46项抓手支撑,46项抓手细分为150项重点项目,四层级体系的《三年行动计划》,如同一张轨迹清晰的路线图。它从宏观出发,几乎能抵达所有关乎文化发展的细枝末节,既要擦亮一批老品牌,也要设计打响一批新品牌,二者并置、并重。
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文广影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档案局、市文物局、社科院、市文联、市作协、市社联、16个区、演艺单位、文化企业、文化场所、各大高校、各居村委……如同一份布置细密的任务书,“接收人”那栏,信息量巨大,甚至可说约等于2400万上海常住人口。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透出一种站高望远的工作格局:面向全球配置资源,面向全国吸引人才,面向上海全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改革开放40年,当上海文化发展已站到了一个较高起点,许多工作不是拾遗补缺,而是进入到了回应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涵提升阶段。尤其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对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国际大都市的最高标准、兄弟省市的先进水平,上海文化建设者不断追问自己,面向未来,拿什么参与竞争、彰显优势。
从某种角度看,这份“集体签署”的任务书,也是上海文化发展再出发与补短板的一套方法论。
在总目标引领下,行动路线更清晰、更具象、更注重市民参与度感受度
“上海文化”向来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基因,也是近年来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再出发时,《三年行动计划》多了哪些深意?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从四个层面解读:“首先,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有了总体目标。第二,这是上海的文化品牌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放在大局工作下做出的顶层设计。第三,每一个具体品牌都提出了自己的对照目标,世界一流怎么样,国内先进怎么样,未来三年我怎么样。第四,这次品牌建设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不是自己做给自己看,更不是自我循环自我表扬,而是要敞开门,大家一起做,大家一起评,让每个市民都能参与、都能获得。”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此轮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有着更清晰、更具象、更注重市民参与度和感受度的行动路线。
比如打响红色文化品牌这一重点任务里,始于2016年的“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此次标注了多个全新子项目,包括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旁筹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纪念馆”,制定出台《上海市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条例》,梳理形成上海红色历史资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开发红色App,鼓励围绕党的重要历史设计红色游戏,深化“党的诞生地·一线一站”地铁文化长廊建设等。这些新项目在发掘保护、理论研究、深化传播、文艺创作、社会宣传、革命教育、旅游线路等七大方面各自发力,最终凝结起的将是一份共同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情感认同、行为自觉。
补上人才短板:“引、培、训”三管齐下
《三年行动计划》中,“新型”“精品”“高峰”等词不在少数,尤其对于文创产业的表述,首次用到了“腾飞”二字。精心培育新型主流媒体,着力打造海派文艺高峰,有效扩大节展国际影响,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等等,所有跨越式发展都在索求人才。
毫无疑问,人才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亟需的要素,甚至能称短板。这便是为什么,“人才”被直接写进《三年行动计划》分目标的阐述中——培育集聚500名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重点培养资助1000名优秀文化人才,培训5万名宣传文化人才,使上海成为一流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人才短板如何补齐?胡劲军归纳了三条路径:“引、培、训。”引进一部分,文教结合培育一部分,通过文艺院团、文化单位的在职培训储备一部分。
引进人才未必“包办一生”,而是采取柔性使用原则,盘活一池春水。“比起户口、房子等公共资源,许多大家名家真正需要的是上海的服务和环境。那是一种能够激发他们不断创出大作品、精品力作的评论环境、制度环境、观众环境、激励性环境。”4月23日,陈钢、刘诗昆、葛剑雄、周国平、郎朗等十位文化名家入驻浦东,他们看重的,便是自己能在学术文化研究和创作项目上得到怎样的平台支撑。
培育人才将从文教结合走向文教融合的纵深处。随着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紧缺文艺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来到高校,未来的新闻宣传人才、青年文艺人才,都有可能在校园里就崭露头角。大二学生于任超就是文教结合的成功案例。在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创办的上海乐队学院求学,无论是在大师身边排演还是登台献演,他的机会远多于传统教学型的艺术院校。
而艺术人才的“在职培训”中,上海昆剧团的“学馆制”、上大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一年制课程,都已被实践证明——所谓“京昆龙套跑10年,电影场记混8年”的成才周期,可以在老艺术家的口传心授、实景化的高强度教学中加快节奏,不负青春。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不是“从0到1”,而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作者: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