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三年前登陆魔都让人们趋之如骛的那场“雨”吗?4个月的展期内,这件名为《雨屋》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在余德耀美术馆吸引14万人次观展,人均排队时长超过2小时。尽管票价在艺术展览中算得上“天价”——150元只让你雨中漫步10分钟,60元只让你隔着几米远的距离围观。
近日,《雨屋》再度返场余德耀美术馆,展至10月14日,票价还是150元。这一次,有多少人会赴这场“雨”中之约?
《雨屋》简直算得上近年来全球的明星艺术作品。每到一地展出,总能掀起观展狂潮,也因名声在外而屡遭“盗版”“山寨”。
这是一件来自德国当代艺术工作室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这一创作团队由几个年轻人创立于2002年,游走在艺术、设计、科学与建筑边缘,旨在延展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
真正让《雨屋》火了的,其实是社交网络。2013年《雨屋》亮相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时,盘踞各大社交媒体关注度榜首长达8周之久。展出期间,无论男女老幼,晒出在这一“浸入式”体验式装置雨中漫步自拍的,比比皆是。最终,《雨屋》在社交网络滚雪球般的助推下,累计引来6.5万观众,人均排队3小时,最长排队时间达9小时。2015年《雨屋》到访上海时所受到的热捧一点也不意外。
不得不说,《雨屋》太适合拍照了!雨水营造出的意境本就浪漫,身处倾盆大雨中的人们还能头发不乱、衣服不湿,潇洒自如地拗造型,更是带了些超现实主义色彩。走进《雨屋》的观众几乎人人都在忙不迭地拍拍拍,有人特意穿了美美的长裙,有人特意扛了重重的摄影器材,从各种角度拍,以各种姿态拍。面对这样一个展览,这样一件可以互动的装置作品,仿佛不发朋友圈就是白来了。
不过,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创作者声称的作品内涵,比如“通过艺术来感知生态变化,感受有生命与无生命间的每一处微小互动”“借由科技引发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或许,人们对多媒体手段的好奇始终压过读取作品含意的兴趣。
记者三年前采访《雨屋》时发现,走出《雨屋》,人们可能很快便忘了这场雨,念叨的不过是,“贵,真贵”,“是不是也可以依此思路给春夏秋冬各搭建一个屋子”。那么这一次呢?
上一次《雨屋》在魔都的亮相,是以这件作品亚洲首展的身份,而这一次,其实是其创作者兰登国际亚洲地区首次个展“万物与虚无”中的一个部分。
除了《雨屋》,人们还将在此次展览中看到兰登国际更多大开“脑洞”的作品,围绕模拟、决策、自动化等概念,让观众透过即时、感知的互动体验,探索科技介入艺术所带来的全新感受。
▲《万物与虚无》
此次展览名称取自视频装置《万物与虚无》(2016)。这件作品尝试探讨人类如何在充斥科技的环境之中自处的核心问题。这是兰登国际首个影像作品,记录变革时代中,工业化世界衰败与进步同时并行的现象。
兰登国际另一件首次展出的新作《旋转栅门》(2018)通过单纯的模拟形式,思考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相互关系。《旋转栅门》是一个用障碍门设置的迷宫,没有任何电子元件,所有互动仅仅来自于机械与人体运动。这种为人熟知的栅门被意想不到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环境,观众可以在其中探索自己本能的运动反应。这件作品以一种有趣的、超现实的方式呈现,来探讨这种物理性网络系统的存在,以及它与人类存在的关系。
▲《自我与他人》
一件以光为媒材的雕塑作品《自我与他人》(2016)也在展览中亮相。这件作品开启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身体与自身反射影像之间的互动方式,同时探索人类认知的特性。观众将会看到自己发着光的反射影像被包裹在玻璃片构成的数层镜体之内,反射影像与参观者的动作、行为相呼应,但稍显迟缓。《自我与他人》创造了一种个体和自我影像之间的独特关系;它既不是镜子的即时反射,也不是被照片凝固的某一过去时刻的静态图像,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这件作品强调了人类身份的问题,并思考它如何在现今与未来社会因生活形态而可能发生的改变。
作者:文汇记者范昕
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