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亮相的高科技互动展览“丝路敦煌·幸福生存”,为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展览馆揭幕。
千余年前的敦煌艺术与超高层建筑的携手,带有超越时空的现代意味。此次展览也融于建筑本身,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浸入式”观展体验——结合复制石窟、实物展品以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现敦煌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它对当今乃至未来社会的启示。
展览由上海中心携手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及漾泱艺术联合主办,为期十个月,共展出百余件展品和3个复制的敦煌洞窟。此外还用裸眼3D技术呈现了莫高窟第003窟中的千手观音像等敦煌展品。展厅面积近2000平方米,分三层。跨领域艺术家米丘担任总策展人。
106件(套)展品由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考古所、甘肃省简牍馆、兰州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及清水县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带来。如代表仰韶文化的对三角纹彩陶体、西汉镇墓辟邪的木独角兽(西汉)、成为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的“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的“驿使图”墓砖画、北朝时期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唐代大云寺舍利铜函金棺银椁,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幸存的经书……上至新时期时代,下至丝绸之路的下限(元代),展品跨越丝路文明等各个历史时期,清晰地展现丝路文明的发展脉络。
▲人称“马踏飞燕”的铜奔马
如果你是旅游达人,想必对这匹马儿不会陌生。这是中国旅游标志,在许多旅游胜地,你都可以看见它凌空飞腾的矫健身姿。这个标志来自于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人称“马踏飞燕”的铜奔马。它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骑马是千年前古人西行的主要方式。如果仔细观察这件“马踏飞燕”青铜作品,会发现这匹马同一侧前后腿同时向一个方向腾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顺拐。这当然不是艺术家的失误,而是河西走马的真实写照。这种马经过特殊训练,非常适合丝绸之路上凹凸不平的沙地,不会骑马的人也可以稳稳坐在上面。
体积最大的展品——复原“西戎贵族出行车舆”则展示了我国目前最新考古研究的成果。被评为2016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研究人员根据出土的文物和相关的考古资料复原出了车舆,涉及多个学科,多项技术和工艺,对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位于中国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些展品以敦煌为中心,展现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在人类不同时期的生活脉络。悠久历史在这里清晰可感,多元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鼎形铜行灯
展览甚至将三个敦煌洞窟等比复制搬来了,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它们是榆林窟西夏第29窟,莫高窟初唐第220石窟和莫高窟西魏第285石窟。与以往的临摹复制的洞窟不同,此次复制的洞窟系敦煌研究院采用高清数字所复制。
其中,榆林窟第29窟是采取了新技术后的首次对外展示,集中体现了敦煌研究院近年来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展现了“数字敦煌”的魅力。此窟位于榆林窟东崖北端的上层,覆斗顶形窟,创建于西夏,元代并补画窟顶壁画,这里的壁画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比较典型的西夏风格,为西夏晚期的成熟之作。
莫高窟初唐第220石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建于初唐,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
莫高窟西魏第285石窟可谓莫高窟代表性洞窟之一,覆斗型顶,在西魏时期开凿,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内北壁有题记,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
▲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
▲铜车马出行仪仗俑
莫高窟第003窟(元代)中的“千手观音”及莫高窟第158窟(盛唐)中的“涅槃卧佛”也出现在了展览中。这是利用异形成像裸眼3D技术将彩塑与壁画和谐统一在一起而形成的,用声、光烘托出涅槃的主题,展示终极禅意。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相关活动50多场,从时尚、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民俗艺术和城市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古老文明与现代时空的对话。借助敦煌-丝路文明的这一古老文化的爆发积淀,引发人们对当今幸福生存、乃至未来社会的深入思考。
作者:文汇记者范昕
编辑制作: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