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知识付费“购物节”销售额过亿,携手卫视举办综艺晚会。有专家认为,其中渲染的“速成”“投机”等错误学习理念并不可取
一台以知识和思考为卖点的卫视综艺晚会挤进了今年元旦档。晚会上,不少谈话节目中的熟面孔探讨年度热点、进行观点的相互碰撞,主办方还效法明星包装模式,推出了由谈话人组成的“F4”。而在上个月,继淘宝的“双十一”后,知识付费产品也迎来一场“买买买”的热潮。喜马拉雅FM上线的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最终以1.96亿元的销售额收官。眼下,各平台的知识付费“混战”还没分出个胜负,今日头条等一批“流量大户”又纷纷入局。
有人感慨,知识付费“全民时代”来了。确实,更多人愿意为严肃内容花钱花时间,令人振奋。而在业界看来,一些借“知识”之名,用“五分钟包会”“干货”等标签,有意无意传递“速成”“投机”等错误学习理念并不可取。对于用户来说,忙不迭地“买买买”,更像是缓解学习焦虑的冲动型消费。如何在高效获得知识的同时,而不只是依赖网络搜搜问问,满足于别人给出的答案,同样值得思考。
这些都影响着知识付费能否从互联网投资“风口”转为常态化内容,从而引导互联网价值消费往更健康的态势发展。
娱乐为王的喧嚣中,让冰山下的“冷知识”浮出水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各大平台为在知识付费这个互联网“新风口”抢占先机可谓各显神通,形式上有专栏订阅、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等各种形式;而“全国各个领域最有学问的老先生姿态谦恭地服务你。你付了费,就是君王”“你的实用生活智库”等各种诱人的宣传语更是层出不穷。
无可否认的是,知识付费的走俏让互联网增添了不少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古典音乐,在许多人眼中一度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乘着知识付费的浪潮,昔日小众的内容走入公众视野。仅某音乐学院学者在喜马拉雅FM上推出的古典音乐课程,收获1142万次收听,课程中不仅以作曲家为坐标,梳理了古典音乐史,同样涵盖作品赏析、音乐会欣赏礼仪等各类内容。而白先勇、叶嘉莹这样的作家、学者则在“豆瓣时间”分别开设《红楼梦》解读和古诗词赏析这样的人文课程。甚至,关注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样极其小众科普内容的《2049科学联播》,也收获过千万次的收听。
谨防让知识付费成为鸡汤学与成功学的竞技场
有科学与人文的深度内容浮出水面,也就有掺杂其中。随着知识付费的蛋糕越做越大,争议性内容越来越多。有评论认为,对于技能型知识而言,“提问—回答”是高效方式,但是对于经验型和成长型的内容,知识付费目前的模式并不能胜任。
此前,有自媒体人在网络开设了《教你月薪五万》课程,并打出“三年后你的薪水涨幅没有超过50%,课程费用将双倍退款”的所谓“郑重承诺”。很快引来不少争议,有网友认为:“一般应届毕业生工作三年,自然加薪幅度也有可能超过50%。”甚至有网友直言,“三年后你能否还记得主讲人都不一定”。不管课程是否如宣传中所言“提供实用的方法论和实操干货”,与常年摆在醒目货架上的成功学畅销书一样,不过是名人光环下一碗精心烹制的职场鸡汤。
与成功学相呼应的,是技能、经验分享的备受追捧。小到PPT制作,大到投资理财,都被冠以“60分钟掌握”“轻松玩转”这样的概念成为知识付费市场的“硬通货”。有学者为此担忧,就好像小时候做暑假作业直接去翻参考答案,点一点鼠标、花一点小钱就能掌握的“知识”,缺少了思考、判断、提炼、论证的过程,用户获取的就只是信息。而利用上班路上的半小时、睡前的十分钟去学习知识而并非消费搞笑段子,这固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但这样短的时间内,知识转化为应用的概率又有多少,就要打上个问号。
专家指出,在塑造“知识网红”、急于内容变现的过程中,如何挤掉海绵中的水,不要让知识付费沦为用户的冲动型消费商品,需要平台进一步优化机制、过滤内容,让真正的知识更广泛地传播,也在用户心中更好地沉淀。(记者 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