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打造全新版《江姐》。(上海歌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徐璐明 黄启哲
歌剧《江姐》、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音乐会《永恒的丰碑》、民族音乐会《东方的太阳》、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等演出,将在近期沪上舞台交织出激情澎湃的红色“主旋律”。
“红色题材的舞台作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信仰的力量让它们在当今依然能够打动人心。”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说,“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创作更多激励心灵的主旋律舞台作品,是我们每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可观赏的文艺作品,更需要有思想力量,有精神召唤作用的文艺作品。《浴火黎明》在推出一年以来的边演边打磨修改,正是循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据悉,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的沪剧《回望》也将于下周一、二两日深入基层演出。
80后演绎有血有肉的江姐形象
1964年诞生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首演第一年便创下了演出286场的纪录。历经五十余载依然频频上演、广受欢迎,成为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上海歌剧院自1965年开始排演 《江姐》 演出已超过五百场,先后造就了任桂珍、唐群、陈海燕、江燕燕、黄蕾蕾等五代江姐扮演者。去年,上海歌剧院特别打造全新版 《江姐》,在保留音乐与唱腔的前提下,这版 《江姐》 在舞美设计制作上更加追求一种诗意的史诗化表达,将写实与写意充分结合,受到观众的欢迎。
今明两天新版 《江姐》 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两场。剧中两位江姐扮演者周琛、何晓楠都是典型的80后,她们是上海歌剧院培养的“第六代”江姐。为了演好角色,体会江姐内心,她们翻阅了许多资料,《红岩》 更是看了不知多少遍。去年5月,歌剧院组织剧组去重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渣滓洞、白公馆,进行了实地采风,在那片土地上感受不朽的“红岩精神”。
为了让年轻演员更好地塑造江姐一角,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任桂珍亲自授课。周琛告诉记者,任老师为她辅导的第一节课,并没有讲与剧中有关的情节,而是告诉她,要扮演江姐,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江姐是英雄,但是不能仅当作‘英雄’来演,要不然很容易陷入角色脸谱化的怪圈。江姐最能打动我的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柔情,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只要还原人物本身,做最真实的江姐,这样的演绎才能够走进观众心里。”
用理想信仰的力量与当代观众共鸣
同样是红岩题材,上海京剧院试图开掘更多的英雄形象。今明两晚,新编现代京剧 《浴火黎明》 献演于天蟾逸夫舞台。作为文化部2016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创作扶持项目,《浴火黎明》 先后多次上演于京沪舞台。该剧由戏曲编剧李莉担任编剧,由傅希如、杨扬、鲁肃、董洪松等一批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担纲主演。
该剧以建国前后的重庆为背景,展示了一群青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面临牢狱和酷刑,如何坚定信仰、坚守信念,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他们以鲜血和生命为我党留下八条诤言。主创人员希望通过这一作品,在歌颂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的基础上,更大程度上表现革命志士在险恶的磨难中坚守其崇高的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表现共产党人身上党性的忠贞和人性的美好,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该剧在唱腔上也颇为用心,一段多人组合演唱的“西皮慢板”,以摇篮曲切入,从舒缓清朗走向激越慷慨,令人动容。
《浴火黎明》 于去年7月正式推出。一年演出达数十场。该剧在舞台实践之余,通过听取专家学者以及不同年龄层普通观众的意见,在剧本、节奏、表演、舞美设计等方面不断修改提高。
今年5月,该剧以全新版本亮相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较于此前,该剧如今上演的版本进一步丰富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更注重人物心理轨迹的变化。主创表示,革命先辈以生命换来的“狱中八条”是本剧呈现的重点之一,希望通过表现共产党员在严酷斗争环境中的执著坚定,给予当代观众感悟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