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剧《不能说的秘密》剧照。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本报记者 徐璐明
“我们还没找到打开音乐剧市场的那把钥匙。”面对处于“婴儿期”的中国音乐剧产业,本届“上海之春”音乐剧发展论坛邀请150余位音乐剧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这个“舶来品”的发展和市场化运作出谋划策。论坛上,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的一番话引人深思,最近,全国演艺家协会发布了全国演出数据。据统计,2016年,全国的演出市场规模469.2亿元。其中,娱乐演出的票房所占比重最高,接下来是音乐会、儿童剧、话剧等,“遗憾的是,在这份数据中,并没有标明音乐剧市场的比重,可见这个市场目前还是小众”。
业内人士认为,音乐剧产业能否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都需要找到音乐剧与中国文化和观众审美之间的连接点。
一台戏撬动整个市场不是没有先例
“跟中国市场类似,法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也不长。”经典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制作人之一尼古拉斯·特拉在论坛上追溯了法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音乐剧在法国演出市场一直以“亚文化”的身份出现,并没有受到艺术圈和观众的关注。
“拐点”出现在1998年,那一年《巴黎圣母院》横空出世。为了补贴音乐剧前期的制作成本,该剧制作人将剧中的单曲制作成概念CD发售。没想到引发轰动,单曲《美人》的销量创纪录地突破200万张。在这种气氛的推动下,《巴黎圣母院》 第一轮演出就大获成功。《巴黎圣母院》的成功直接导致了法国音乐剧的蓬勃发展,法国一跃成为欧洲音乐剧重镇。
无独有偶,日本的音乐剧发展也经历了“爆款”带动整个市场的阶段。日本CNPlayguide副社长於保義教在论坛中举例,日本最出名的音乐剧演出团体———四季剧团,1983年在东京设立临时剧场驻场演出日语版《猫》。1985年,日语版《猫》在大阪的临时帐篷剧场再次上演13个月之久。《猫》的成功为日本音乐剧开启了一个辉煌的年代。截至2015年,日本音乐剧市场票房达到620亿日元,占整个舞台演出36%的份额。
“中国音乐剧的‘爆款’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听完两位的分享,张洁十分感慨,“中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 是欧美款,日韩款,还是属于中国的‘原创款’? 这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的问题。”
“爆款”出现非偶然,需要的是精准定位
一台戏撬动整个市场看似偶然,实则不然。在《巴黎圣母院》之前,法国市场上零星出现过如《五月花》《追星狂人》等口碑不错却商业反响平平的音乐剧。正是这些音乐剧不断“试错”,为法国音乐剧制作者开拓了一条有别于百老汇或伦敦西区的道路。
“法国音乐剧中,舞者与歌手角色分开,不像百老汇音乐剧要求演员能歌善舞。这样就让很多专业歌手能够登上音乐剧舞台。”尼古拉斯·特拉说,不盲目抄袭百老汇模式,反而成为法国音乐剧异军突起的关键。由于剧场条件不同,法国音乐剧一般采取大制作、巡回演出的方式运营,而不像百老汇剧目常年在中小剧场驻场演出。“音乐剧是高度商业化,面向广大人群的艺术样式。符合审美需求、定位清晰、营销方式精准,是音乐剧成功的关键。”
“音乐剧要符合本国观众审美需求”,这一观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日本舞台市场自从2008年达到顶峰后,一路下滑。然而,到了2014年,舞台市场开始回暖。《凡尔赛的玫瑰》《美少女战士》《网球王子》 等陪伴日本几代人成长的漫画,被逐一搬上音乐剧舞台,吸引了大量动漫粉丝进入剧场。
“音乐剧是‘舶来品’,能否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从业者更精确把握音乐剧中的文化价值,并将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关联。”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要做到这点,对观众群体的了解、强大的创作能力、营销能力缺一不可。达到了这些要求,属于中国音乐剧市场的“爆款”就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