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 近日,上海图书馆在对2010年底引入的世界上最大私人汉学收藏——瑞典藏书家罗闻达的“罗氏藏书”进行整理研究时,找到了一本361年前在维也纳出版的拉丁文《中国植物志》。这是目前所知欧洲出版的首部关于中国大自然的著作,作者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曾在中国生活约十年,《中国植物志》 自1656年出版后轰动欧洲。
记者看到,虽然该书的名称为植物志,但里面也有关于动物的介绍,有野鸡、松鼠、绿毛龟、海马等,动植物共计29种。对于每种动植物,卜弥格都详细介绍了其名称、生长区域、用途等,并为它们绘了图,使该书图文并茂,十分生动。而该书对动植物的描述相当有趣。比如,他将番石榴定名为“臭果”,指出:“不习惯的人会觉得它散发出臭虫的臭味,事实上这是一种强烈的香味,后来对其趋之若鹜的正是原先那些觉得它臭的人。”卜弥格还记录了一种被唤作“中国”的香料,即桂皮,他在书中透露,欧洲商人将桂皮树译作“又香又甜的中国的树”。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告诉记者,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探险家在中国开始了博物学“发现之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对大多数中国动植物并不了解,甚至连名称也不知道。比如,利玛窦在他的 《利玛窦中国札记》 记载:“这里还可以找到葡萄牙人叫做中国木,而别人则唤作圣木的那种能治多种疾病的著名药。它不用栽种,野生在荒地上,只要花点采撷它所必需的人工钱就能买到,但却以高价出口。”不过,“中国木”究竟是何种药物,利玛窦也不清楚。最终,卜弥格在 《中国植物志》 给出了答案,就是茯苓,并详细介绍了它的药用价值:“中国人将它和肉放在一起,用来做汤。它也做药用,能治病。如它能治梅毒,消除血栓,防治中风,也可以治其他各种各样的病,消除骨头和全身的疼痛……”并指出:“人们喜欢挑选那些分量重的茯苓,也很欣赏那些带甜味的。他们挑选的茯苓往往是白色的,而不是红色的……葡萄牙人在公元1535年就用过中国的白茯苓的根,还将它介绍给了印度和欧洲。”
业内专家指出,卜弥格无疑是西方人研究中国植物学的开拓者。正如波兰汉学家卡伊丹斯基所说:“在欧洲,不论在17世纪还是在18世纪,都没有一个植物学家能够像卜弥格那样,根据自己在中国的实地考察和经验,撰写和发表此类文章。”从他开始,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关注中国动植物,并开始将中国的动植物标本、花卉种苗送往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