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肩水金关汉简 (伍)》 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标志着历时六年的《肩水金关汉简》 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完成。这套收录近1.2万枚汉简,忠实记录汉代西北生活情景的大部头文献专著,是上海近年来承接的简帛文献出版中的一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已成为国内简帛文献出版高地,自2001年以来出版的各类简帛文献近30辑,其中包括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岳麓书院藏秦简》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 等“国之重宝”。而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敦煌悬泉汉简》 《玉门关汉简》 《地湾汉简》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 等重量级简帛文献的出版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将于2017年起陆续面市。
古老的简帛文献为古史研究打开一扇窗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和其他古代文明国家一样,我们的古史越向上追溯,就越显得模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时间相距久远,留传到后世的史料不多,加之受古人思想观念影响,真实的历史信息常与种种神话传说混杂在一起,不易分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简帛文献的集中面世,让古史重建成为可能。先是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被盗掘后的抢救性发掘,让学术界第一次看到了相对完整、成系统且能与传世古书比勘对照的战国古书实物,例如《老子》《缁衣》等。就在郭店简的发掘信息公布不久,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楚竹书。这批竹简总计80余种,包括原存书题20余篇,全部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原始的战国古籍,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学、音乐、语言文字、军事等儒家经典。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与郭店简、上博简形成互补,其内容以经、史类典籍为主,其中 《尚书》 等先秦珍贵典籍,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近些年亮相的一批秦汉时期的简帛,也颇为吸引眼球。比如,自司马迁《史记》 问世后的10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沿袭太史公的说法,认为李斯、赵高等篡改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基本是盖棺定论。但是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了一批西汉竹书,其中 《赵正书》 (赵正即为秦始皇嬴政) 却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记载了胡亥继位是秦始皇听从李斯等建言后得到明确认可的。这批总计3300多枚的西汉竹书,是继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之后问世的又一座汉代典籍宝库。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20种文献,基本涵盖了 《汉书·艺文志》 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门类。
超越常规出版方式,更加注重社会效应
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古老的简帛文献为古史研究打开了一扇窗。而要重现中华民族文明根脉,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然而,一个现实的难题不容忽视:因为年代久远,绝大多数的简帛文献已经经不起人们的“亲近”。以清华简为例,2300多年的岁月侵蚀已使得它们脆弱无比。李学勤做了个比喻,“就像开水中熟透的面条。看上去一根根挺好的,其实一捞就断。”
为了让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贝不再得而复失,它们大多被深藏库房秘不示人。出版,成为人们“亲密接触”这些遗珍最可行的路径。按照惯例,此类重要文献资料的发表多半放在文物系统内的专业出版社出版,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份策划案打破了惯例。这份策划案是针对上博简的出版制订的,强调图文并茂,每册除了竹书彩色全图、释文、诸本校勘和考证等部分外,还有放大彩色图版,即把原本只有0.6厘米见方的竹简文字放大至1.8厘米,为研究者核定字形提供方便。超越常规的出版方式,让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经面世,便成为简帛文献出版的范本。紧接着,清华简、岳麓书院藏秦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肩水金关汉简等重要简帛文献的出版,也陆续花落上海。而针对每一套简帛文献,沪上的出版机构从拍照、图版处理到印刷,每个环节都精心打磨,以期达到最佳呈现效果。比如,上海中西书局出版的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采用鲜见的六开形式出版,为的是以整简的方式收录原大图版。《肩水金关汉简》 同时收入彩色和红外线图版,其图版印制效果与日本出版的木简图录可相伯仲。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张晓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版社出版简帛文献,更看重的是其社会效应、学术价值以及文化的传承作用。这些简帛文献出版后很快便会以电子书的形式在学者间作非商业的流通,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上海能成为国内简帛文献出版高地,显示了上海出版机构的文化使命感和雄厚的实力。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