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蟹逅》讲述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男林航在一次交流学习中偶然结识了台湾白富美陈怡嘉,之后在一次次的阴差阳错中渐生情愫。(剧组供图)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领域流传着一条“铁律”:北纬28度以南的地区,无法成功养殖大闸蟹。然而,在上海海洋大学专家们的技术攻关下,上海的大闸蟹越过海峡,越过北纬28度,在宝岛台湾的苗栗县安了家。蟹苗南迁的路上,还成就了一段美妙的姻缘,取材自这一真实故事的电影 《爱的蟹逅》 将于9月15日公映。
这是首部以两岸现实交流活动为题材的故事片,影片通过一对两岸青年在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爱情故事展开。有评论家认为,《爱的蟹逅》 是2008年以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大交流浪潮中奔腾激荡起的美丽浪花;是抒写两岸年轻人交流合作、心灵沟通,共同收获事业与爱情的美好诗篇。
取材真实故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同胞将大闸蟹称之为香港大闸蟹,因为,他们吃到的成蟹是从祖国大陆运到香港然后转到台湾岛的。根据海关资料显示,最早在2007年,学名“中华绒螯蟹”的大闸蟹蟹苗已正式销售至台湾苗栗县,但由于缺少专家的辅导,加上苗栗位于北纬24度,并不是大闸蟹的最佳生长区域,初期投入养殖的农户大多血本无归。为了帮助同胞解决养殖难题,上海海洋大学先后组织了16批科技专家团队前往苗栗进行技术指导。
专家、学子们蹲守苗栗,走遍那里所有的蟹塘,不断摸索创新、攻克难题,最终打破了“北纬28度以南养不好大闸蟹”的业界定论,开创了大陆农业技术首次输入台湾并获得成功的先例,同时也促成了一段两地青年情缘的佳话。2009年7月,上海海洋大学的大三学生赵明随校组团访问台湾养殖业,遇到了台湾海洋大学的大二学生高于欣。十天旅途,两个年轻人缔结了深厚的情谊。临别之际,两人难舍难分。经过近两年的异地恋的“煎熬”,高于欣大学一毕业就带着行李奔赴上海。2011年2月18日,两人在上海结婚,并双双留在上海海洋大学工作。电影《爱的蟹逅》 便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
小清新爱情轻喜剧
该片导演崔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曾拍摄了 《笛声何处》 《蟹蟹侬》 《世博小达人》 《迁动人心》《中国电音力量》 等多部影视作品。崔轶坦言,最初拿到剧本,他觉得压力很大。如何将一个新闻故事拍成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如何体现出年轻人所中意的影像风格,如何以故事的方式体现出两岸情,同时又表现独属江南的养蟹文化、品蟹文化,这些都是挑战……但他很清楚,观众要愿意为一部爱情片买单,首先故事要精彩、人物设置不生硬、画面要好看,在此基础上再来点小幽默就更好。
为此,电影 《爱的蟹逅》 被定位为小清新爱情轻喜剧。影片讲述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男林航 (黄世超饰) 在一次交流学习中偶然结识了台湾白富美陈怡嘉 (程予希饰),之后在一次次的阴差阳错中渐生情愫。当二人在台湾之行中感情升温时,富二代未婚夫金捷仕 (廖亦崟饰) 的出现让林航自惭形秽,二人感情一波三折。随着怡嘉母亲、水产大亨陈雅婷 (俞小凡饰) 的出现,引出了尘封已久的往事:原来陈母与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刘丰 (谢君豪饰) 在30年前曾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崔轶告诉记者,片中其实涉及三代人的爱情:上世纪40年代祖辈的故事,改革开放后的父母辈以及作为主线的林航与陈怡嘉的感情。祖辈因解放战争而分离、相隔于海峡两岸,这段感情作为故事的背景,在电影中只是口头交代、并没有直接表现。刘丰教授同陈雅婷的爱情故事是依托在林航与陈怡嘉的爱情主线上展示出来的。三代人的情感经历与归宿也巧妙展示出了两岸关系的变化。
贯穿全片的主线,始终是“以蟹为媒”。比如,影片借陈怡嘉的口说出,那个时候,外婆最想念大闸蟹了,其实是想念留在大陆的外公。而刘丰教授同陈雅婷是在一次蟹宴上相识的,但因为当时的环境未能走到一起。而为了衬托出江南美食大闸蟹在海派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导演也是下足工夫,不仅把大闸蟹拍得秀色可餐,还“植入”了如何品尝蟹、如何用蟹八件、如何煮螃蟹等一系列关于蟹文化的元素。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