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启哲
■专家认为,这类电影走红,让我们警惕的应该是电影所承载的艺术性和社会性的严重缺失
临近春节,传统的贺岁电影和儿童电影势头不如往年,倒是《奔跑吧兄弟》电影版以3.68亿元票房领跑,日均票房甚至超越同期《霍比特人3》。2月19日,《爸爸去哪儿2》电影版和《爸爸的假期》也将同时上档,加入竞争,尽管后者不愿把自己划归为“综艺电影”,然而集结《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原班人马,难免也被拿来比较一番。
零故事的“综艺电影”造就票房奇观,让人忍不住思考,“综艺电影”会在中国继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片种吗?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认为,“搞擦边球、小动作,甚至直接复制电视节目,这类综艺电影的走红,其威胁不在数量,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电影所承载的艺术性和社会性的严重缺失,这也让本就脆弱的国产电影陷入混乱局面。”
海外难觅踪影,综艺与电影无法兼容
早前,就有好莱坞影评人直言,在海外电影市场几乎看不到“综艺电影”,就连输出《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的韩国,也没有把成功的综艺节目搬上银幕的案例。为什么没有把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爸爸的假期》导演王岳伦认为这是因为韩国电影市场小和行业间跨界困难。
然而,葛颖则认为,并非海外从业者没有商业头脑,这正是其市场规范性所在,“任何样式有其专业性,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沾一下。”他指出,电视综艺和电影,对一个足够成熟的电影市场而言,两者从样式上就是不能够兼容的。
既不能自成体系,又难和“故事片”画上等号,也有人拿纪录片作比较,试图为“综艺电影”寻找存在合理性。真实记录明星爸爸与子女的亲子互动,明星组队完成游戏出糗场面,有何不可?葛颖表示,与纪录片相比,这些“综艺电影”中缺少社会教育意义和思想深度,完全就是娱乐产品。
项目过度开发,终将透支粉丝热情
提到娱乐产品,现在业内流行一个词: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围绕一个品牌开发的多种项目的总称。以现象级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除了电影版外,还开发出“跑酷”手机游戏、相关主题图书。得益于节目带来的关注度,一系列衍生项目取得巨大的商业效益,电影狂揽7亿元票房,手机游戏下载超过1.2亿次。
这种做法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思维”,把艺术变为产品,短时的收益令人艳羡,成为商业成功案例。《小时代》在大银幕吸金,改编成网络剧之后,又将转战音乐剧舞台。IP带来的品牌效应和粉丝消费力,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商业奇观”。问题是,想要维持这类产品的价值,就必须保证综艺节目的关注度。然而疯狂地开掘品牌价值,大量同质化综艺电影的出现,都会透支粉丝的消费热情。一旦节目失去关注,观众好奇心减退,那么这条IP链上的所有产品不必说成为艺术经典,连生存都面临危险。
体量不是威胁,但会破坏电影市场正常生态
现在“综艺电影”能够取得傲人成绩,从票房数字上看,能够与海外电影抗衡,对国产电影来说,似乎是件好事,然而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来说,却未必有积极作用。在葛颖看来,“综艺电影”对行业生态的破坏,也会影响创作者和观众的心态。“综艺电影的火爆会让认真做电影的人感到心寒,更会影响观众的审美取向,让真正想看电影的观众只能回到家里在电脑上看片了。”
冯小刚日前两度炮轰“综艺电影”是畸形的投机项目,“这种野蛮地挣钱是对严肃电影的挑战和冒犯。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第六代导演何平更是呼吁职业协会发声,“不能在沉默中尽丧职业性”。
只是,业界也不尽是一片棒杀之声,也有人说,“综艺电影”只是中国电影发展一个阶段性产物,从数量上看,每年数百部电影,“综艺电影”不过几部。而每年真正成功的综艺节目本身也不多,即便有效仿者,变现速度和影响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对此,有专家指出,“综艺电影”也好,IP开发也好,都应遵循文艺样式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手法。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