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剧照
当我还是少女的时候,大学电影课的一次作业是谈1960年代初的英国影片《蜜的滋味》。这是影史上一部著名的有关少女成长话题的影片。正值青春的我关注点都在片中的少女身上,全班女生深夜挤在宿舍的电视机前,就想仔细看看什么叫问题少女。如今我是两个准少女的妈妈,开学季再翻出这部影片重读,是因为我忽然开始好奇,什么样的妈妈才会养出问题少女。
《蜜的滋味》中的母亲是个欢场女子,希冀通过男人改变生活。当她必须在男友和女儿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她丢弃了女儿。女儿五行缺爱,在母亲离开的几个月中与一名青年船工发生了关系。青年一去不返,女孩却坚信爱情,不肯打胎。期间又与其他男人同居,鬼使神差地过上了一段家庭生活。母亲再次被抛弃,想回来照顾女儿,却遭到了女儿的抵制。影片深刻地展现了一段纠结的母女关系,一个问题少女的背后,似乎总会有一个不靠谱的妈。可妈也是女人呀,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无奈多少有点存在主义意味,父母儿女终究亦是他人。既然我们必须孤独地面对死亡,同样需要孤独地面对幸福。
有意思的是,英伦影史上另有一部同样话题的影片,叫作《成长教育》,今天 6月曾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展,当时是火得一塌糊涂。然而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发生地,两部影片的水准实在相差太大。《成长教育》中的珍妮生活在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父亲古板保守,母亲唯唯诺诺。原本成绩优秀的她是“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在备考的一段日子里,珍妮结识了一位魅力十足的男性。满嘴礼义廉耻的父母立刻被男人伪装出的教养与风度收买,默许女儿与他交往。女孩放弃学业,跟随男人去了巴黎,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男人的秘密。《成长教育》是 2009年的作品,银幕质感赏心悦目。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女星凯瑞·穆里根饰演不敌物欲的女学生,彼得·萨斯加德饰演萝莉杀手,另有《消失的爱人》中靓丽养眼的女一号,以及《水形物语》里演技精湛的哑女。
▲《蜜的滋味》剧照
一众明星脸确实好看过《蜜的滋味》中粗腿男相的女主角和她徐娘半老的亲娘。我也是好几年前看过《成长教育》,至今仍记得珍妮是如何被引诱、直至离家挥霍青春的景象。说实话,全片就数这条线拍得好。她就像是灰姑娘,闯进了王子的城堡,那把大提琴就是一只水晶鞋。虽然最终回归了家庭与学校,却叫人气闷。瞅着影片尾声中穆里根那张失去了神采的脸,谁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个社会问题,而是感叹一个少女遇人不淑。
英国电影素有社会批判的传统,《蜜的滋味》的深度在于导演不只单纯表现了一个家庭中紧张的母女关系,更通过将母女关系嵌入劳工阶层,来展现那个年代英国底层社会的矛盾。片中主要角色,都是弱势群体的典型人物。他们无人拯救,还要相互抛弃、排斥,然而倘若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互助与自救,还会有谁来管他们的死活?
女孩走向堕落,母亲养儿不教,在导演托尼·理查德森冷静的镜头中并不表现为偶发的意外,而是不容于英国社会。那些黑白影像中萧瑟的港口、一声声孤独的汽笛声,都是人物没有出路的隐喻。而《成长教育》中的少女堕落成了一个偶然性事件,是“不经历渣男怎么见彩虹”的成长梗。那如果这个男人真是单身呢?是不是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呢?显然,影片在主旨上是混乱的,即便片名叫作“成长教育”,我却不知导演究竟要教育我们什么。倒是镜头在下意识中多多少少裸露出了导演的立场,那些优质生活在精致的光线和炫目的剪辑的包装下,无言地确立了相对于普通生活的巨大优势。在这个影像魅惑大众的时代,任谁都难以抵御迷幻视听带来的悄然洗脑。也就是说,影片建立了一个隐性的逻辑:普通生活是沉闷无趣的、是反青春的,每个少女都是期待被拯救的灰姑娘。
《成长教育》转移了矛盾的焦点,让人感叹,换一个靠谱的男人,少女确实是可以跟他走的,是可以背弃她原来的生活的。这个流光飞舞的故事,教人并不意识到其实是女性本身在这个时代不断在异化。她被教育必须擦亮眼睛,不是为了辨析男人,而是紧盯站在男人背后的纸醉金迷的世界,或者说,紧盯自己那颗拜物的灵魂。
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今天的人们都是单向度的人。同样来自英国,同样写问题少女,《蜜的滋味》是一架社会肌理的显微镜,《成长教育》却是沁人心脾的砒霜。《成长教育》无疑是对消费社会的缴械投降,貌似矫正不良,实则无关批判。不到50年,英伦电影的精神好像已然被消解了。
从怀孕到双胞胎女儿两岁,我开过一个专栏专门记录她们人生道路起点的点点滴滴,算是至今为止我对女儿做的最尽心的一件事。现在的我忙得几乎没有时间陪她们,看到网上有卖一大堆自动铅笔自动橡皮,恨不得给她们买一盒自动妈咪。开学季目送女儿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老母亲泪眼模糊。但因为这两部影片,我知道我不会变成问题妈妈。电影是高度戏剧化的浓缩人生,好电影是好妈妈终身的教科书。
作者:陈黛曦(作者为影评人)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