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改变?科技遇见艺术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场展览或许为你解答了这些疑问。从11月3日至30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土耳其、俄罗斯、波兰、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国内多所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等120余件作品集聚。
3日下午,记者来到“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现场。眼前林林总总的展品包括了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作,让观众从人类认知的边界、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技术与艺术的协同创新三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未来世界。
这场展览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围绕“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在为人类服务的共识之下,让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结构。AS-Helix——A(rt)代表艺术,S(cience)代表科学,AS-Helix寓意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创新协同螺旋式发展。
记者走进“人类认知的边界”第一主题展厅,发现这里汇聚了许多人工智能语境下认知领域研究成果。比如,具有人类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颠覆人类对机器世界的想象;认知主体与技术交融的脑机互联,提醒人类需以谨慎态度面对未来技术潜在挑战;人机协同创作的影视、绘画、音乐等艺术表现作品丰富、激发了人类艺术创作空间;未来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回收方式的探索,重新定义了人类与生态系统自然世界关系。
第二展厅则主要展示了“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从多元化角度来诠释在技术创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艺术范式。这些作品通过将概念探索与颇具技术挑战的未来设计及创新技术融合在一起,直观地体现了艺术的抽象与科学的技术融合等概念,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求真求美的力量。
技术与艺术究竟如何做到“协同创新”?在第三展厅呈现了与之相关的前沿探索:具有人文思维的数据分析,既有着富有诗意的艺术效果,又形成可供观察的历史新视野;参数化设计赋予传统材料有别于以往的形式与艺术张力;算法生成的设计作品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带来对设计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不断塑造并影响着人类的社交、情感关系和亲密体验……种种“颠覆”背后,重新提示人们如何建立人类思维与机器思维之间的对话与共进。
在展厅里走了一圈,不少展品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来风·夏·芒种》运用了中国文化符号的陶瓷元素,通过对陶瓷材料的再构筑,尝试表达陶瓷本有的脆弱、轻盈、洁净;《多重宇宙.pan》是一个视听装置,通过创建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脑机接口》采用了反射微蚀技术,以未来人脑互连为主题,描述强大的神经接口技术惊人的优势和潜在的危险,提醒人类以谨慎的乐观态度发展这一技术。
同时,本届活动还围绕主题举行一系列高端研讨会,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在打造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艺术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等话题,展开学术交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