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之所以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仅仅因为书里有知识和方法。阅读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坚定的信仰。而信仰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一朵花。
对于8月17日开幕的2016上海书展来说,弘扬和彰显信仰既是追求,也是使命。逾5000种“优秀主题图书”在此集结,应和着时代的脉搏,呼应着大众的渴求,把主流价值观如阳光般洒向每一个阅读者的心头。
这里有正在徐徐铺展的中国梦的辽阔蓝图。阅读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长风破浪会有时》等在内的一批书籍,会更了解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们正在走一条怎样的复兴之路;为了拥抱更好的未来,我们的国家正在遵循怎样的施政理念,经历怎样的深刻变革。
这里有为树立文化自信而追根溯源的上下五千年。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 自信,才能够理性、踏实地走向世界;而文化自信来自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智慧认知。《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书籍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富有创见和启发性的解读,为走向世界的我们提供精神行囊。
这里有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沧桑正道。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更需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重读先烈诗歌》等书籍,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引领读者回望我党不懈奋斗与艰辛探索的历程,映照出共产党人至诚至坚的理想信念。而《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书籍,则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考验,更需要党性的锤炼。
本报今天推出的上海书展特刊以四个版的篇幅,对这些“优秀主题图书”进行集中呈现。当我们埋首书间,感到心底豁然开朗,那是信仰的旗帜飘扬。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自信? 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为何要践行文化自信?
今年书展的社科精品馆特辟“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主题图书专区,推出百余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主题图书,尤其强调文化自信。上海书展以此在读者中引发共鸣,回应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
文化与道路命运休戚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从总书记的话中读到了“文化与道路命运休戚相关”。仿佛是种印证,此次书展上中华书局带来 《〈资治通鉴> 与家国兴衰》,即是一部以贯通古今的思维来总结文化精髓、阐述 《资治通鉴》 里的经世治国、修身用人之道与世事兴衰变迁之迹的书籍。在尹韵公看来,“我们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这个中国具体实际就包括了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
文化来自历史面向未来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赓续不绝,未曾中断过的文明。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最核心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出版人已经意识到,总书记在“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
作为古典文学典籍整理出版的主力军,上海古籍出版社早在1978年恢复建制伊始,就推出了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近40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每年出版2至5种的速度,不断推出新品种,至2016年8月,出版品种达136种。今年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该社推出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典藏版首批4种,让这套该社出版时间最长、学术含量最高的大型丛书焕发历久弥新的魅力。
此外,明刻 《牡丹亭》 (影印本) 线装将出齐 《牡丹亭》 全剧55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背景下,出版人挑选汤显祖思想与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将戏剧家对人世炎凉沉浮的深刻体验、饱含热情而创作的经典传奇,一一还原。而梁启超于20世纪初先后编纂的3种关于传统的修身之书,也被编纂为 《梁启超修身三书》 集结亮相。
还有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阔的视野和今时的思维方式被摆到读者面前。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所著《陶渊明的遗产》,以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核心问题,阐释陶渊明这个中国文化上的独特精神符号。《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收录了孙机有关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杨宽著作集 《中国上古史导论》 《古史新探》 《古史探微》,谢稚柳的文博大家丛书 《鉴余杂稿》,汪涌豪的 《中国游侠史论》,陈从周的 《园林谈丛》,马承源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 等,均旁征博引,细致解析,据此勾勒出的,不仅是华夏各类文明之盛况,更是一幅幅精巧华美的历史画卷。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撰写的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试图解开这样的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拾传统文化的珍宝? 国人怎样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作者围绕中国文化的精神,以及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中国软实力两大主题,为复兴传统文化描绘了行动路线图。据此,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具有传统的和历史的根基,更是面向时代和面向未来的。
文化彰显民族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学者分析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因此,‘中国方案’必须包含文化色彩和文化符号。提出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
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推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上海辞书出版社 《丝绸之路2000年》 铺开一条2000年的历史长卷,引用大量博物馆的馆藏,包括照片、写本和绘画等,呈现一幅完整的关于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画面。在出版人看来,书中所含如斯坦因、斯文·赫定和曼纳海姆等诸多著名探险家所拍摄的照片,正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开放怀抱的极佳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