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1992年,中国一年的观影人次为100亿人次;而去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了与中国内地以296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相悖的一面:内地进电影院观影的人群虽然有8.3亿人次,但人均不满1次。”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数字。
与此同时,一个或许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平台——“沙发院线”已在全国12个省份、超过1000万家庭落户,它们与其他带有互联网基因的视频网站正形成合力,要尽量缩短一部新片从院线上映到网络上线之间的“窗口期”。而比现有视频网站更规范的是,“沙发院线”将与传统院线进入同一个数字发行系统,即共享版权。有专家提出,一旦“窗口期”缩减为30天以内直至同步播映,一旦视听硬件让“家庭影院”实至名归,拥有正规版权的“沙发院线”或将使得实体影院进一步成为少数人的游戏。
趋同的电影类型让成熟观众越行越远
纵然有近300亿元的年度票房,著名导演谢飞仍把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称为“小格局”,这种“小”不仅因为我们的年人均观影次数少于韩国的4次、印度的2-3次,更因为坐在影院里的观众面太过狭窄。
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内地票房突破200亿元时发布了一组数据:中国20岁到29岁的年轻人占观影总人数的48%,18岁到19岁青年占26%,这两部分人群共占到国内观影总人数的74%。而此前被认为是最有消费实力的30岁到40岁人群只占据10%的消费份额,40岁以上的群体去影院消费电影的份额只有约16%。
据《美国电影协会年报》披露,2014年的北美院线票房中有74.8%的份额来自40岁以上观众,倒是25岁以下群体仅占18.3%。而韩国的影院上座更是均衡覆盖了成年以后的全年龄段。前不久落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担任亚洲新人奖评委的韩国导演金汉珉提到:“我的父母与我的外甥进电影院的频率几乎相同,这在韩国是普遍现象,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影院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影片类型。”
此处恰是中国电影的痛脚。正在进行中的暑期档,虽号称有近70部国产片一拥而上,但除了青春、喜剧、魔幻这3种主打题材,其余类型片几乎空缺。即便偶有异数,也难逃被湮没的命运。仅以上周末为例,《小时代4》与《栀子花开》在后半周相继上映,结果周六当天,两片的合计排片量高达96%。“近两年跨界的新导演、新资本都热衷于消费青春、回忆青春,这样的有意识集体创作,造成中国电影市场的单一化。”在谢飞看来,高度趋同的观众群让逐利的导演与资本只将目光瞄准青春片,而千篇一律的青春样貌电影又注定只能吸引到特定人群,“很难说谁是因,何为果,但趋窄的观众群与趋窄的创作类型互为因果,这导致中国的电影院无法满足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只能离成熟观众越来越远。”
数字院线将成重要的影片发行通道
不进影院的那部分人群就不看电影了吗?显然不会。当院线还在纠结于多少排片率才是他们对青春片的正确态度时,成熟年龄段的观众们早在另一片天空里找到他们想要的。“收费频道、在线视频点播等在内的网络平台,已开始大步挺进本具垄断性质的电影放映市场。”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昕说,“这还不算最新的‘沙发院线’。”
与人们熟知的网络播出平台不同,“沙发院线”最具吸引力的卖点在于更短的“窗口期”。以往电影圈的玩法是,给院线新片与视频网站之间预留多久的“窗口期”,这都由片方与院线精心设计。通常来说,进口大片的“窗口期”多为3个月左右,国产片短些,最少可在30天。但“沙发院线”既然名曰“院线”,其最大特点就是有望与商业院线保持同步。“数字院线将成为重要的影片发行通道,电影可通过传统院线走,也能通过‘沙发院线’体系,分发到广电运营商和电信网络,再经由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在家观影。”马昕为这一新模式找出两大利好,“一是观众选择的多样化,二是片方收益的多渠道化。”
如果真能将“窗口期”缩短到忽略不计,观众可以摆脱影院只为少数派设计的排片表,哪怕《小时代4》与《栀子花开》霸占了百分百的影院排片,观众也能在家自主安排时间观看《大圣归来》或者《少女哪吒》。而对于王小帅这样为文艺片四处奔走的导演,当观影的选择权掌握在观众手里而非影院排片经理手中,文艺片也许就此找到了脱困之法。
不妨设想一下,随着“家庭影院”迭代,非IMAX的影院银幕还有多少画质优势?若“沙发院线”真能与传统院线同期开画,价格杠杆与“宅”文化的双重夹击下,影院还能留住多少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