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4》剧照。 (片方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曾几何时,《小时代》系列电影几乎是衡量朋友圈价值观的一把标尺。在过去长达2年、穿越4部的时间里,你是与传统电影人及主流舆论站在同一边愤怒,还是与该片拥趸一起,相信那些动辄歇斯底里就是真挚情感的正常姿态,相信皮草、豪宅、水晶灯就是浮游于都市上层的斑斓梦?这是个涉及“友尽”与否的单项选择题。我一度深以为然。
直到在网上邂逅这篇影评--《<小时代4>真正结局:隐藏的三重结局分析》。网友“金戈的歌”在观影后如此写道:“《小时代4》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结尾的处理。也是这个结尾,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对郭敬明的认知。”概括说来,片尾那个被指责为“超长MV”的彩蛋落在“金戈的歌”笔下,被解读出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普通观众皆可见的画面,一个现世安好、友谊天长地久的“青春进行时”;第二重,为看过原著、且善于抓取细节的观众所接受的小说结局,一个残酷的独自生还、众人皆往的“忆青春过去时”;及至第三重,若足够熟悉郭敬明、了解他一贯的悲剧作风,忠实粉丝可以推导出一个比原著更黑暗、惨烈的“青春俱往矣”。
至此,这篇影评对片尾每一帧画面的梳理,对每一句台词的解构,以及叙事逻辑上的严丝合缝,都叫人信服,至少他能自圆其说。而我所在意的,并非影评人自己纠结的,这到底是郭敬明原本就心思缜密布局精巧,还是影迷想太多。我在乎的是,《小时代》系列电影于时代的意义已俨然一道开放的问答题。诚如有学者在微信上评论的“是时候认真思考,什么是粉丝经济,什么是伯明翰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的自我再生产”,若按此篇影评的写法,《小时代》所激起的涟漪,由里及外亦可有三重。
最内层的,是《小时代》投射在当今电影界的反思。当少男少女们在电影描摹的幻境中入戏,用银幕上所见来补慰现实中所求,在那些身裹华服的人物身上为脆弱的自己找到寄托:时间可煮雨,岁月可缝花--我依然不认为去看《小时代》是为了什么镜头美学或者故事情节。但想想国外对于《五十度灰》这样的影片纵然恶评连连,却未必像《小时代》在中国这般被群起攻之,说到底这是国外主流商业大片太强大,足以接纳一两个异类。然而在中国,商业电影尚未找到正道,单片5亿元票房的屈指可数。因此当《小时代》几乎每部都能接近这个成绩,郭敬明以配角身份抢走主角光环,如何不叫人喟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如此,《小时代》让人警醒,中国电影为我们的少男少女们做的还太少--世界那么大,请让他们多看看。
第二重,跳脱电影,我们可以谈谈郭敬明与杨幂生发的粉丝经济,这是互联网时代中90后公共文化现象的崛起标志。从表面看,《小时代》系列的流行与30年前初始风靡的言情小说非常近似。但内里却是实质上的差异。后者走的是大众消费的路径,通过借书摊、电视剧渗入千家万户,成为妇孺皆知的流行文化符号。但《小时代》或者郭敬明不同,若干年来,他们只发酵于特定属性的人群中,这个群体圈层严密,即便《小时代》在圈内已被捧上高地,可在圈层之外,郭敬明与他的小说或电影依旧无力撼动更大多数。因此,与其说《小时代》是青春言情文在新世纪的升级换代,不如讲,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小时代》的粉丝经济已扶摇成为特征鲜明的圈层经济。
最后一重,便是此篇影评的弦外之音。《小时代》“魅力”几何,能赢得一位条理清晰、逻辑细密的粉丝为其撰文3000字?而这篇影评又乘着怎样的东风,由《小时代》的圈层内一举破壁渗透到了圈层外,让更多人动了一探究竟的念头,并进而飞到严肃学者的案头?在一些电影界人士看来,影评堪称大众文化的自我再生产。之于郭敬明与《小时代》,这次粉丝自发的二次生产,已隐约让伯明翰学派中的大众文化第一次有了与精英文化平等博弈的机缘。
类似的再生产,到底能否使得严肃学者成为《小时代》的票房构成一员?暂无法判断。但能肯定的是,他们的心思已被撬动。单从这一层面讲,《小时代》的意义已不仅仅是电影的意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