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源(右四)带领医护团队查房。(任新供图)
重症监护室,医院里一个颇为神秘的地方,它和急诊一样,是医院里24小时“不打烊”的地方,不同的是,这里有一道厚厚的大门,把家属挡在门外。这里集中了整座医院大部分最危重的病人,他们意识模糊地被推了进来,一旦平稳了,就将离开这里,又或者,再也不离开。也因此,这道门背后的事,很少会传出来。
医生快速做出正确判断至关重要
一个60多岁的病人被推进仁济医院重症监护室,他刚经历了一场食管癌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术后开始不明原因的血压降低,情况危急。
“这病人虽然上了年纪,也有心脏病史,但此时不考虑心源性问题。应该是出血! 可到底哪里在出血?”这是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的判断。抢救就按这个方向快速推进,症状稳住了。
这为病人争取到了二次手术的机会,手术探查发现,原来是脾脏出血。止血后,病人情况迅速平稳。
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家属不知,如果没及时选对方向,仅仅拉住下跌的血压将是徒劳的,而血压太低、心脏停跳,一切结束,也就没有了二次手术。
在重症监护室,医生个个如侦探,疾病如猛虎般袭来,但他们手里的线索往往是不详的病史、不全的检查结果……对医生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快速做出正确判断。
17岁的高中生送进来了,他在一家医院当暑期志愿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心律恢复,紧急转入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他的情况并不乐观,严重心功能不全,意识昏迷。
好好的孩子,如今呼之不应了,孩子父母被这个坏消息打懵了。
“一定要让我的孩子醒过来!”面对父母近乎哀求的眼神,皋源果断地决定“上亚低温”。亚低温,是利用药物和仪器等将患者体温维持在32-34摄氏度,以保护脑功能,是目前主要的脑复苏手段。
3天不眠不休的抢救,孩子真的醒了,脑功能也恢复了。父母如同经历了劫后余生,说不出的感谢。医生也很高兴,他们都很清楚,脑功能保住了,对17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每时每刻要做生命选择题,还掐着倒计时,一旦选错方向,生命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方向,甚至戛然而止。这是重症医学科每天要面对的状态。
加起来1000岁,“超高龄”监护室迎来新挑战
重症医学科,近来还有一道奇景:八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越来越多。
老龄化社会,率先体现在三甲医院里。一个医生一天如果开3台刀,病人加起来可以超过200岁。这些老人在各科室接受完手术,往往被送到监护室度过“最危险期”,于是这个病区的十多张床位上,病人总年龄能超过1000岁。
83岁的老太太来了,“腹股沟疝嵌顿、肠壁缺血坏死”,在其他医院做了肠段切除手术。术后第3天,胸闷发热、呼吸困难,常规考虑就是肺部感染、哮喘、呼吸窘迫综合征,医生给予抗炎、扩张支气管等治疗。但4天治疗后,症状越来越重。眼看老太太快熬不住了,她被转到仁济医院重症监护室。
“老人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这好比跑了几十年长途的老车,小小的螺帽出了问题,车子可能就会散架。”医生们详细地检查老人的情况,要快点找出原因。
线索藏在声音里。皋源考虑,老太太是心源性哮喘,可这喘音实在不典型。
严密监控下,皋源还是“坚持原判”,他说这可能是比较罕见的心源性哮喘。治疗循着这个方向走,老太太的症状真的改善了。住院两周,康复出院。
老太太出院了,100岁的老爷爷来了,腹胀便秘1年多,最近2周加重,诊断为“小肠梗阻”,急诊入院,急需手术。
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炎……百岁老人的病史,甚至比一些医生的年龄都长。人的寿命提高了,医学的进步功不可没。医生说,大家的观念也在变化,以前遇到70多岁得肿瘤的,就说回家吧,如今,八九十岁的肿瘤病人开刀并不少。但不可否认,这也给医学提出新的挑战。
“像老爷爷这类超高龄病人,上手术麻醉都很困难,对别人来说不起眼的并发症,对他都可能是致命的。”医生说。
老爷爷手术前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皋源给他做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入院第二天顺利手术后,他又回到重症监护室,直到10天后康复出院。
“重症监护室对重大、高危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起了决定作用。”医生说。
现如今,手术不断打破年龄的禁忌,背后有重症医学科的竭尽全力的保驾护航。
“超长待机”,10多个医生3天没回家
大家都知道重症医学科“不打烊”,却很少知道,医生们也常常“超长待机”。
整整72小时,最近一次,皋源带领重症医学科,与妇产科、麻醉科、心脏内科、心脏外科等科室的10多个医生3天没回家,大家拼了命,为救一个产妇。
这是一个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二胎产妇,重度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按照教科书所描述的,这类产妇在娩出婴儿后的72小时内是最危险的时候。今年6月,产妇顺利娩出男婴,但剖宫产术后,危险也真的发生了——产妇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右心衰竭,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当时就想着,这个四口之家,没了母亲,就不完整了。”皋源说。
也是神奇,就在大家坚持不懈地抢救72小时后,这个妈妈好转了,呼吸机脱机,很快转出重症监护室,一家团聚。
去年大年三十,距离跨年还有40分钟,皋源正准备和家人迎新,值班医生一个电话打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再次突发低氧血症,要紧急抢救!
皋源赶回医院,病人气道阻力很大,眼看就活不到新的一年了。
“可是,他的表现不像平时的呼吸窘迫,更像是机械性梗阻。”皋源的直觉让他觉得这不是此前病人反映出的呼吸窘迫。
这种时刻,留给医生“推敲”的时间可不多。根据皋源的判断,果断做纤维支气管镜! 一块痰中带血的异物——医生真的在病人左侧支气管处发现了“凶手”。真是机械性梗阻,快速取出,症状立即缓解。
“别人过新年收红包,我收到的红包是一条命——这个病人活了!”皋源说。
常人会认为,医学走到今天,疾病和治疗如同一把钥匙配一把锁,总是搭配好的。而在重症医学科这样的科室,真实的抢救是:医生面前往往摆着三四条路,怎么走,考验行医者的经验、判断还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