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
“和政治有关的照片,总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1、“东方俾斯麦”
1896年的春天,李鸿章率团出访欧洲。
其实他是去参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的,但顺道出访了欧美八个国家,其中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些当时的一流强国。
那一年,正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后一年,他受到举国唾骂,所以也正好出国“散心”,由此倒成为清朝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特使,也算是“睁眼看了一回世界”。
在德国,作为钦差大臣的李鸿章,是被德皇威廉二世以国家元首的礼仪接待的。倒也不是德国特别尊重清朝,而是当时清朝正在重建“北洋水师”,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一批主力舰,都曾向德国购买的。
对于这样的金主,德国人自然是要好好接待。
在德国,李鸿章还会见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彼时,俾斯麦因为和德皇意见不和,也是辞职赋闲在家。当时有种说法,把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所以也让这次会见多了几分唏嘘。有种说法,说李鸿章当时还在俾斯麦面前说起自己被称为“东方俾斯麦”这件事。
真假无从考证,但很难成立。
2、5VS1
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五位美国前总统拍了一张合照。从左到右,是老布什,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卡特。
在这五位总统任期间,都发生过不少足以影响世界的事:中美正式建交,海湾战争,“9·11事件”,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但是,恐怕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在今后的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很难比下面照片中的那个人更被人津津乐道:
没错,就是那个和MJ合影的微笑男子。他认识MJ的时候,是1988年,他也就42岁,不过已经是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地产富翁。自此以后,他经常邀请MJ参加自己旗下酒店的各种仪式和庆典。他就是唐纳德·特朗普。
二、青春
“有种照片,看一眼,就会感叹青春。”
1、阆苑仙葩&美玉无瑕
在1987年以前,一千个读《红楼梦》的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
直到在这一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36集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很多观众都惊呼:“哎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他们俩!”
现在回味当初的一些幕后故事,多少也会知道87版《红楼梦》为何会被很多人一直奉为经典版本:
这部电视剧的顾问组名单,有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
这部电视剧,从1979年开始有人提议要拍,到1983年3月6日开始写剧本,到1984年3月完成二稿,再到无数的专家给出意见,修改,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两个月;
从1984年9月10日开拍第一个镜头开始,到1987年上半年拍完,历时三年;
在开拍之前,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参与拍摄的演员,都要集中研究原著,分析角色,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
如今,陈晓旭佳人已逝,欧阳奋强也已成大叔。
岁月沧桑,不过如此。
2、一见杨过误终身
有一个数据:在金庸的作品中,《神雕侠侣》是被翻拍的最多的一部:电视剧8次,电影4次。
从1960年开始,扮演过“杨过”的名角,数不胜数:谢贤,刘德华,张国荣,任贤齐,黄晓明……
而扮演“小龙女”的女演员,同样也个个名头响亮:范文芳,刘亦菲,陈妍希……
但如果有个投票:你心目中最好的《神雕侠侣》是哪一版?
我估计不少人会投给1995年的香港无线版。
因为那一版的男主角是古天乐,女主角是李若彤。
在选角的时候,导演李添胜拿着李若彤的照片去给金庸看,金庸当时就说了一句话:“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龙女。”
相反,对于古天乐,金庸倒是调侃了一句:“他太帅了。”
但这一版的《神雕侠侣》,毕竟还是成为了经典。
以至于不久前这两人的这张合影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感叹什么“不许人间见白头”,而是有一种淡淡的温馨和感动。
一声“过儿”,一声“姑姑”,绝情谷外,依旧有情。
3、敢问路在何方
同样是一张令人怀念的同框照片。同央视版《红楼梦》一样,这一部《西游记》从1982年拍到了1986年,而播出后的收视率,一度达到过89.4%。
在那些年里,只拥有一台摄像机的剧组跋山涉水,走遍了26个省。
剧组当时没钱,每顿饭的标准是5毛钱。六小龄童当时作为《西游记》的头号男主,演一集的报酬,也就是80元——必须承认,他塑造出的“美猴王”形象,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
2013年,导演杨洁出了一本回忆当初《西游记》拍摄风风雨雨的书,名字叫《敢问路在何方》。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杨洁写到:“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电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上万元。”她说,时隔30年之后,她之所以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就是希望告诉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些人,是这样工作的。“假如能够引起今人的一点感动或反思,便达到我的目的了”。
4、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照片上的三个人,从左到右,依次是: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
照片有时候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明明没有一个字,却能引发你各种情绪。
这张照片,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时候,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三、愕然
“照片里的人,怎么会有交集?”
1、“是这样做吗?”
照片里正在玩实验的人,叫马克·吐温。背后那个望着他的人,叫尼古拉·特斯拉。
一个是著名的作家,一个是著名的天才电气工程师,照理应该完全不沾边,但事实却是:他们是好朋友。
这张照片,就是特斯拉邀请马克·吐温到他的实验室里来玩的时候,拍下的。
马克·吐温其实一直很喜欢科学发明,并且身体力行——女士用的胸罩搭扣带,就得益于他的发明专利。
所以可以想象,当他遇到比他小19岁的“科学怪才”特斯拉的时候,是如何欣喜。
事实上,特斯拉也很崇拜马克·吐温,他有一次得重病,称自己全是靠看马克·吐温的小说才撑过来的。
马克·吐温去世六年之后,他的小说《神秘的陌生人》出版。据说,是以尼古拉·特斯拉为原型写的。
小说的最后一句是:“我只是一种思想,孤独的思想,它航行在宇宙的虚空里。”
2、“他们都懂我,但没人懂你”
1931年1月30日,卓别林的《城市之光》首映。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首映礼上。
前来参加首映礼的各路名流有很多,但卓别林最关心的是他的好友:爱因斯坦——两人在1926年就相识并成为朋友了。
电影开始播放后,随着剧情的深入,很多观众都看得哈哈大笑,但是,卓别林却发现爱因斯坦在流泪。
他在自己的自传中这样记录:“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我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这更深一步地证明:科学家都是不可治愈的感情动物。”
不过无论如何,卓别林和爱因斯坦,都是这场电影首映礼中最受关注的人。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卓别林对爱因斯坦说:“这些人欢呼我,是因为每个人都对我了如指掌,这些人欢呼你,是因为没人能弄懂你。”
3、“爷爷好”
1974年,刚刚破冰不久的中美两国之间,交流开始多了起来。
这一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受到了隆重又热烈的接待,并被邀请到白宫做客。
在相互交流中,为中美关系破冰立下汗马功劳的基辛格(照片左)特别喜欢中国武术代表团里的一个年仅11岁的小男孩(和基辛格握手的那个)。这个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透着一股机灵劲,而且武术套路也打得赏心悦目。
很多时候,人生也就是一面之缘:一次握手,一次寒暄,然后再也不会遇见,更不会知道对方之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但那一次是例外。
如今,基辛格肯定还记得这个孩子,知道他后来的一路成长经历,长大后做了什么。
甚至,基辛格还可能是这个孩子的影迷。因为这个男孩,叫李连杰。
4、“我们来决定一下,未来是什么样子”
这也是一张著名的照片。并不是因为照片里是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而是因为两个人在讨论问题时的姿态和神情。
当然,这样的讨论场面并不罕见,我们也会和自己的朋友这样兴致勃勃的聊天,谈未来的世界究竟是会什么样子。
而这两个人和我们的区别就是:他们讨论,他们改变,他们做到了。
5、MJ & MJ
在世界体坛,一直有一个属于“迈克尔(Michael) ”的传奇:网球的迈克尔·张德培,拳击的迈克尔·泰森,足球的迈克尔·欧文,田径的迈克尔·约翰逊,赛车的迈克尔·舒马赫,游泳的迈克尔·菲尔普斯,当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最有名的“迈克尔”,属于篮球的迈克尔·乔丹。
不过,那只是在体育界。
如果放到音乐界,那“迈克尔”只能让人想到一个人——迈克尔·杰克逊。
而这两人恰恰是同时代的。
两个“MJ”相遇,是在1991年。
那一年,篮球迈克尔率领的公牛队正在第一个“三连冠”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音乐迈克尔推出了最新专辑《Dangerous》。
其中的一首《JAM》,约翰逊请来了乔丹拍MV。
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面,不由得让人想起当时美国媒体的一句评价:“这两个迈克尔,统治了这一代美国人的娱乐生活。”
5、“妹妹我们一起大胆地往前走”
这张照片,看上去似乎很穿越——这四个人怎么会在一起?但仔细一想,却很正常——这四个人怎么不可能在一起?
1987年,张艺谋带着《红高粱》摄制组,提前来到了小说原著的发生地——山东高密,进行体验生活。
小说的作者莫言自然热情接待。
在那段日子里,张艺谋花钱请人租种了一大片高粱地,巩俐每天练习挑水,直到动作和当地农妇分毫不差;姜文每天在莫言家的小河里游泳,直到皮肤晒得黝黑。
那一年,照片从左至右:巩俐22岁,莫言32岁,姜文24岁,张艺谋37岁。
四、生死&未来
“不知生,焉知死。”
1、父子
1973年7月20日,正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李小龙,在朋友家猝死,终年32岁。
1993年4月1日晚,正在拍摄电影《乌鸦》中一场枪战戏的李国豪,被道具枪射出的真子弹击中腹部,失血过多身亡,终年28岁。
父子两人的墓碑同框,让人不胜感慨,不胜唏嘘。
2、你好,未来
1910年,人们为未来的人们准备了一张明信片。照片上,四个孩子分别举着“2”“0”“1”“0”的字样,意在向100年后的人们问好。
当时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大家一定觉得,那是好远好远的未来。而如今,当初的“未来”,已经过去了10年了。而我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