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的私家书单是怎样的?名人都读什么样的书?一观之下,或许可以增加到我们的人生必读书目中,帮我们懂史、悟世、明理、养性。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贾平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大多是小说。2008年,凭借《秦腔》,他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好读书》的散文。他在文中描绘了爱好读书人的人的种种生活状态,如:“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咕囔,也不是脾性好,是读书入了迷两耳如塞。”对于爱好读书的人来说,书犹如一剂良药,所以他说:“读书人的病有治其病的药,药不在《本草》而直接是书,一是得本性酷好之书,二是得急需之书,三是得未见之书。”
对于读书的好处,贾平凹说:“(读书使人)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在读书方面,贾平凹主张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在他看来,不管文学、政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只有多读书、多借鉴,才能扩展知识面。
即使再博闻强识的人,也不能把世界上的书都读完,所以还是需要选择好书加以精读。在贾平凹看来,真正掌握一本书的精华,要靠精读。对此,贾平凹说:“你若喜欢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要深入地了解一位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贾平凹建议,除了多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外,还可以读别人对他的评价,读他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这样,就能知道他的文、他的人、他所处的社会,甚至“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形成的”。对于那些太过深奥的作品,贾平凹建议暂时丢开,可以开始阅读另一位作家的作品。他本人面对我国的老庄、李白、苏东坡的诗文和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的作品的时候,就是这样处理的。
贾平凹曾经将书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书,另一类是安抚灵魂的书。在他看来,第一类书能让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二类书则可以消除人们的恐惧、浮躁,这两类书都要读。他建议人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呼吁每年至少应该读十本书。他说,坚持两年,读书就会上瘾。
(李宁)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