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的匡衡,凿壁偷光的美名流传千古,成为刻苦读书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代表。后世的人也喜欢用“凿壁偷光”这个词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让我们以匡衡凿壁偷光的学习精神为标杆,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勤奋刻苦的孩子,功成名就后竟成了大贪官。
匡家世代务农,为了改变命运,出人头地,长大后的匡衡步入仕途。不得不说匡衡的确很努力,但是他的成绩却不是很好,仕途也很坎坷。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任职于文学卒史。
多年的刻苦求学,就算是只能在家乡当了个芝麻绿豆的小官,但不管是生活还是在社会上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付出总算是有回报的。但从匡衡的从小就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来看,他不会止步于乡村的芝麻小官的。在家乡当了几年的官后,他的机会来了。
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由于学习的勤奋,他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据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他对《诗经》理解之深。他翻译了《诗经》,通俗易懂的《诗经》很快流传开来。
当时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爱《诗经》。后来匡衡翻译的诗经被汉元帝所知,汉元帝曾多次听匡衡讲《诗》,汉元帝对匡衡的才华很是佩服,由此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于是下令升了匡衡的官位。元帝后期,宦官石显专政,任意增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但是赖于元帝的宠信,没有人敢惹他。成帝登基之后,匡衡死劾石显,将其拔除,以至于埋下了被贬的祸患。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便上位宰相总理全国政务,汉元帝又封他为安乐侯,匡衡算得上极为人臣的典型。然而晚年的他,利用地图的错漏,非法圈占国家土地四万多亩,加之之前将石显拔除,被石显的残存实力弹劾,同时他的儿子因为酒后杀人锒铛入狱,身败名裂的他被贬为庶人。从此又只好躺在炕头偷光看书,幼时偷光,晚年偷田的他,人生的两端就像相互呼应一般。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