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柯克西卡《自画像》,布面油画,1917年
自前卫文化于20世纪初诞生以来,艺术家便不再信奉学院派的教条。在反传统的革命中,奥地利艺术家奥斯卡·柯克西卡勇敢打破了创作中的既定框架。作为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他如何将绘画提升至精神层面?又何以在苦难中野蛮生长?
诞生:与众不同的天才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社会的进步使思想愈发自由。艺术家也试图摆脱传统绘画中的道德说教和历史叙事,开始通过画笔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1907年
埃贡·席勒《自画像》,1912年
不同于法国艺术家笔下洋溢的乐观情绪,奥斯卡·柯克西卡将这种叛逆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既打破了肖像画的范式,又在诗歌和戏剧中融入了对人性的思考。
奥斯卡·柯克西卡《Hans Tietze and Erica Tietze-Conrat》,1909年
这位全能型天才不仅与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齐名,画作更是被奥地利国家美术馆(Austria National Art Gallery)视为镇馆之宝。2008年11月,其作品《约瑟夫·德·孟德斯鸠-费藏萨克像》以2039万美元的高价在苏富比纽约售出,刷新了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
奥斯卡·柯克西卡《约瑟夫·德·孟德斯鸠-费藏萨克像》,1910年
柯克西卡是一位由苦难浇灌而出的艺术巨匠。他于188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一座北方小镇,三岁时因父亲破产而举家搬迁至维也纳谋生。两年后,他的亲生哥哥因病去世,无形中给全家人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中学期间,加入了唱诗班的柯克西卡在各个教堂里目睹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壁画,自此对视觉艺术产生了兴趣。当同龄人苦心钻研现代科学时,他却一头扑进了古典文学和绘画中。
奥斯卡·柯克西卡《Kathleen, Countess of Drogheda》,1910年
探索:表现主义之路
18岁那年,荣获奖学金的柯克西卡顺利就读于维也纳艺术与工艺学院。求学期间,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方兴未艾。威廉·莫里斯(Williman Morris)和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等艺术家试图提醒深陷物欲中的人们:“美”并非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本质上的生存方式。受此影响,柯克西卡的作品显得神秘又富于象征性。
奥伯利·比亚兹莱创作的插画
柯克西卡很快便掌握了素描、印刷和书籍装帧等多项技能,却因学校太过墨守成规而踏上了自我探索之路。他常以马戏团中的孩童为模特创作速写,在标准比例的基础上加以变形,使人体在扭曲中呈现病态感。如果说文艺复兴大师笔下的人物总是饱含生机、臻于完美,那么柯克西卡则将对象的阴暗面和盘托出。
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艺术圈的注意。1908年,刚毕业的他获得了参加第一届维也纳艺术展的机会。该展览以“致敬时代的艺术,为了艺术的自由”为主旨,邀请了克林姆特和设计师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等一批重量级人物参展。
当时,柯克西卡展出了一组名为《做梦的少年》的版画,显示出了多种风格的混杂:装饰性的线条可见比亚兹莱的影子;明快的平涂色块是新艺术的特征;而性暗示则体现着前卫艺术的观念。
奥斯卡·柯克西卡《做梦的少年》(The Dreaming Youths),1908年
实际上,这组版画是根据他的原创诗歌改编而成,以个人经历为灵感讲述了两名年轻学生的爱情故事。虽然获得了些许名气,柯克西卡却依旧穷困潦倒,于是便以创作商业性装饰明信片谋生。
奥斯卡·柯克西卡《做梦的少年》(The Dreaming Youths),1908年
不久后,他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贵人,即彼时声名显赫的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他们一拍即合,在路斯的赞助和支持下,柯克西卡开始用油画颜料创作人物肖像,对象则大多是建筑事务所的客户。在新媒介的加持下,他的笔触愈发粗野,色彩搭配也更加大胆,隐约透露出了表现主义迹象。
奥斯卡·柯克西卡《阿道夫·路斯像》,1909年
成熟:爱情牢笼中的呐喊
1910年,柯克西卡前往柏林举办了第一场个展,却恰逢新分离派(New Secession)建立,其中不乏恩斯特·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和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等原属于德国表现主义团体桥社(Die Brücke)的艺术家。
奥斯卡·柯克西卡《Franz Hauer》,1913年
于表现主义者而言,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是不可取的,唯有通过精神意志创造出的美才能够震撼心灵。身处此番浪潮中,柯克西卡愈发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肆意抒发个人情绪。
柯克西卡在柏林的日子顺风顺水,但一场爱情悲剧的降临却改变了这一切——1912年,事业转好的他收到了一位寡妇的肖像画订单。她名叫阿尔玛·马勒(Alma Mahler),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遗孀。
奥斯卡·柯克西卡《阿尔玛·马勒像》,1912年
即使柯克西卡对阿尔玛的风流过往心知肚明,也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长久以来,爱情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令他们无法自拔。阿尔玛成为了柯克西卡的缪斯,二人同行同住,度过了一段激情岁月。
当曾经炽热的爱情归于平淡时,阿尔玛逐渐察觉了这位艺术家对自己的控制欲,决定与其分手。然而戏剧性的是,她竟然已经怀孕了。得知这一消息的柯克西卡立刻前去求婚,却遭到了拒绝。后来,阿尔玛在堕胎后便独自离开了。
奥斯卡·柯克西卡《风之新娘》(Bride of the Wind),1912年
这对柯克西卡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他将内心的悲痛倾洒于画布上,创作了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作《风之新娘》。画面中的情侣纠葛在一起,其轮廓也近乎与背景相融,仿佛象征着爱情的消逝。
升华:历经苦难后的超脱
柯克西卡虽然在一战中侥幸存活,身体和心灵却饱受创伤。下决心振作的他将艺术当作精神解药,一扫绘画中的灰色氛围,开始使用明亮的色彩进行创作。他的笔触不似先前那般毫无章法,在“德累斯顿的风景”系列中更是可见明晰的构图。
奥斯卡·柯克西卡《The Elbe Near Dresden》,1921年
奥斯卡·柯克西卡《Dresden Neustadt》,1919年
1933年,希特勒上台,柯克西卡逃回维也纳避难。这期间,其作品被纳粹党归为“颓废艺术”,明令禁止在社会上流传。
两年后,他在伦敦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并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1939年,二战的爆发导致全人类生灵涂炭,柯克西卡也因此创作了大量政治性讽刺画,如《我们为何而战》、《红鸡蛋》和《爱丽丝漫游仙境》等。
奥斯卡·柯克西卡《红鸡蛋》,1940-1941年
奥斯卡·柯克西卡《爱丽丝漫游仙境》,1942年
上世纪50年代,他和妻子一同移居瑞士,过上了安详的晚年生活,作品中也时常洋溢着乐观精神。尽管一生坎坷,柯克西卡却从未被真正打倒。他将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悉数倾注于艺术中,以旺盛的创作欲滋养着自己。
德国哲学家尼采(Nietzsche)曾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论及两种类型的美学经验:其一为理性的日神阿波罗式艺术,其二为在混乱知觉中诞生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式艺术——柯克西卡的创作无疑是后者。无论是肖像画还是风景画,他总能通过狂放的色彩和扭曲的造型传达最真实的人类情感,借助艺术超越表象、直达内心。
文:蔡雨彤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