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得贤、用贤、任贤是成就帝业的主要条件。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扫六合而一匡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诸候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惊世创举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些彪炳史册功绩的取得,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之外,更关键的乃是秦始皇独特的用人之道。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偶然看到韩非《五蠹》和《孤愤》,立刻被文章深刻的见识、雄辩的文辞所吸引。为了见到韩非,嬴政便急切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因此遂派韩非出使秦国。嬴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但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便诋毁韩非,嬴政信以为然就把韩非交给法官审讯,李斯派人送去毒药逼韩非自杀。嬴政后来感到懊悔,使人赦免他,但为时已晚。
因喜欢作者所写之文章而不惜大动干戈以获取其人,此事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充分说明秦王嬴政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虽然韩非子被谗害,没能直接为秦国出力,但从秦统一战争的战略部署和过程看,嬴政采纳了韩非的一些意见,并把韩非的法治思想奉为其统治思想。
嬴政对待人才不仅求贤若渴,而且能做到礼贤下士。他对顿弱的态度可以说是极其谦下的。顿弱富于谋略,长于辩论。嬴政亲政后想召见他,以寻求治国方略。顿弱提出了一个苛刻的先决条件:“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嬴政为了国家的利益,居然同意了。
当时秦王刚刚平定嫪毐的叛乱,顿弱进见后,便直言不讳地指责秦王不能威服六国,却滥施淫威于自己的母亲,实不足道。秦王听了十分不悦,但仍然向他耐心请教兼并六国的策略。顿弱见秦王居然忍住了恶骂,想必气度非凡,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方略:“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秦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顿弱东游韩、魏,使他们的将相纷纷投秦;后来又北游燕、赵,使两国自相猜疑而杀了名将李牧,自毁长城;再后来就连齐王也来朝拜秦国,从而为秦灭六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嬴政对尉缭的态度同样反映了他具有礼贤下士的品格。尉缭,魏国大梁人,其在吕不韦罢相后入秦,他向嬴政建议拿出巨资贿赂六国大臣,从内部瓦解敌人。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花费巨大,却能获得很大的实际利益。嬴政立即实施了这一建议。在接触一段时间后,尉缭以其敏锐的眼光给秦王相面,然后对同僚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说完就逃走了。秦王得知后,立刻派人把他请回,并不因他谩骂自己而难为他,反而任命他为秦国的国尉。尉缭帮助秦军建立了一套新的军制,很见成效,增强了秦国消灭其他六国的军事实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否正确对待有缺点错误的人才,是能否选准人才的一个大问题。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人应当用其所长而不计其短,要善于容忍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做到宽以待人,不能求全责备,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作用。秦王政的用人之道就是如此。
公元前233年,燕、赵、吴、楚四国合纵组成一支强大盟军,计划进军秦国。此时,秦国因连年战争,国库空虚,民疲兵弱,盟军若入侵,对秦国而言无异是一场硬仗。于是嬴政紧急召集群臣及门客商讨对策。就在人人面面相觑提不出对策之际,一个叫姚贾的宾客从人群中走向秦王政,毛遂自荐表示,他愿意出使四国遏止他们攻打秦国的念头。秦王政对姚贾寄予厚望,给他车百乘,黄金千斤,并且赐予自已的衣服皇冠宝剑,壮其威仪,以示对他的器重。姚贾出使果然暂时遏止了四国联手攻秦的主张,不但如此,姚贾还与四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秦国争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嬴政此举,真可谓不计瑕疵,用人所长。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者能否胸襟宽广,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极大的勇气听取反对意见,是衡量领导者政治素质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决定领导者是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嬴政不仅爱惜人才、尊重人才,而且善于纳谏,这也是他的人才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战国后期,六国对秦国的攻势已渐渐挡不住了,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力量,推迟秦对韩的进攻,把水利专家郑国作为间谍派遣入秦,以实施“疲秦”之计。郑国通过游说秦王,在关中兴建了浩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当工程尚在进行中,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由此嬴政对外来人产生了很大的疑心,怀疑其中间谍大有人在,便在宗室大臣的煽动下签发了“逐客令”,驱逐国中一切客籍人。李斯行至途中,给秦王上了一封措辞慷慨激昂的谏书,列举了客卿对秦国历史的巨大贡献,指出了客卿对秦国统一事业的重要作用。这封上书言辞恳切,精辟入理,深深打动了嬴政,乃收回成命,重新确立了秦国人才开放的政策。
伐楚时,嬴政问李信需用多少兵,李信说:不过二十万人。问王翦,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认为王翦老了,胆怯;李信年青,壮勇。便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众伐楚。开始时,李信、蒙恬两路并进,节节胜利。但不久便被楚军打败,秦军伤亡惨重。嬴政后悔轻信李信的话,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嬴政一再谢罪,请王翦出来。王翦提出,若一定要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不仅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出发时还亲自到灞上为王翦送行。从对王翦在灭楚问题上前后态度的变比,显示了嬴政所具备的知错就改的品性,这使他再次赢得部下的信任,肯为之卖命。王翦不负重托,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灭了楚国。
古语说得好:知错必改,善莫大焉。正是由于秦王嬴政能以一个政治家的广阔胸怀广纳善言,及时纠正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使统一大业得以顺利完成。刘向在《战国策》中指出:“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把能“听众人之策”作为秦得以兼并诸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有道理的。
用人之道,不仅在于知人善任,而且贵在用人不疑。秦王嬴政对于已选定的人才,总能以宽容的态度重用不疑。这从他对李斯、尉缭、姚贾等人的安排上以及对他们行动的大力支持上可看得非常清楚——嬴政对每个大将也都非常放心,对战争随便指手画脚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
正是秦始皇在用人方面有出色表现,使得一大批杰出人才聚集在他的身边,尽心竭力地为其服务。嬴政知道要实现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目标,从而达到权力的顶峰,就必须借助人才的力量。所以他特别注意广揽人才,唯才是用,用人不疑,吸引各国的有识之士,终于在人才引进上成功地抢在了其他六国的前面,从而为建立一统王朝奠定了人才基础。
战国后期秦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秦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灭诸侯、并六国”的目标,这与秦王嬴政实行重视人才、任人惟贤、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的人才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统一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公元前221年秦军攻下齐国,至此,历时10年的统一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长达450年之久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分裂时代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了。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李斯、王绾、冯劫、蒙恬等人为这些措施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如李斯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李斯还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总之,秦始皇从亲政起,到统一初期的20多年间,在用人问题上,他做到了任人惟贤,不拘一格,纳言不记其辞,从而使秦王朝呈现出了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繁盛局面。正是得力于众多贤才的佐助,秦始皇才得以“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一统王朝得到了初步的巩固。
不过,秦始皇在其统治后期,骄奢之心日盛,“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博士形同虚设,众大臣只能“受成事,倚办于上”。群臣为了保官,不敢说真话,“谩欺以取容”。他喜欢听颂歌,不愿意听批评之词,失去了纳谏的“雅量”。日渐走上了“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的歧途。
从秦始皇用人政策的前后变化,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就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因此,在当今社会,国与国间,地区与地区间,其竞争最终将表现在人才的较量上。如何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培养人才,用制度激励人才,用真情感动人才,用环境留住人才,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