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姓氏的源远流长;它代表一个家族一份血缘。因为同氏之人的血缘过于接近,不利于繁衍。
“姓”这个字,左为女,右为生;充分表明了中国姓氏的来源是和旧时母系社会有着很大的关联,在后来进入父系社会后姓氏慢慢得以健全。在《帝王世纪》中记录了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伏羲氏,风姓也。
一说到姓氏,我们总是能想到百家姓;其中就有我们最能朗朗上口:“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说到中国的姓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李姓、王姓、张姓、刘姓等这一些人口大姓,这些姓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听到的姓氏。
在中国的整个姓氏体系中,有的姓氏人口特别多、有的姓氏特别少;例如一句谚语:“张王李赵,遍地刘”。而周姓也是由元朝至今的十大姓氏之一。在这些百家姓之中,除了靠在百家姓前面的姓氏,其他的姓氏我们就不能做到朗朗上口了,这其中也与各姓氏人口的有折一定的关系。
在中国姓氏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其他国家,如日、韩国家在古时候只有贵族才配有姓氏,寻常的百姓只有个称呼。在中国一共有一万多个姓氏,在历史记录中出过皇帝的仅有50多个;其中一个姓氏在古代出了15位皇帝,而人口却不足三万。
一、司马姓的起源
司马,是中国姓氏之一,也是我们所说的复姓。在西晋、东晋时期司马一姓为国姓。
这一姓氏最早源于西周,那时司马并非姓氏而是官职的称谓;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立子比为王,公子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
殷商时期,司徒、司空、司土、司寇与六卿称为五官,主要是掌管当时的军政和军赋;在西周时期,“司马”一职位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军事和行政部门的首脑,日常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管理:军赋、组织军训、执行军法,后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出现了大司马一词,并把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
随着历史的进程,司马这一姓氏到了后期慢慢的才演变为姓氏,并与司马、司徒并称“三司”。
二、人口不足三万的姓氏——出了15个皇帝
说到司马这个姓氏,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中的一个朝代——晋朝。在三国时期司马家族的人是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司马懿的家族。三国末期,司马懿家族逐渐显露光芒,掌握了魏国的政权。
熟读历史的朋友对司马懿应该不会陌生,司马懿不仅有勇有谋做事还非常的果断,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有大局观;而司马家族能逐渐的走向帝位,也正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握大权的司马懿在生前并未称帝,但是朝中的军政决定大权均在司马懿手上。司马懿的聪明才智也让他每次都逢凶化吉,更是让司马家族的势力慢慢的生根发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出自三国末期,司马昭是曹魏时期的朝堂重臣,其父就是前面提到的司马懿。司马昭继司马懿之后继续扩张司马家的势力,当时的司马家权倾朝野无人能及。魏帝曹髦不甘受制于司马昭,便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司马昭的野心,并且率领忠于自己的人讨伐司马昭,但是却被其党羽杀死。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到司马昭的地位,后来司马昭还被封为晋王;由此可见当时司马昭的地位,虽不是帝王但如同帝王。
司马炎为司马昭的长子,在司马昭中风病死之后继承父亲的职位掌握军政大权。司马炎接任国相没多久,便逼曹奂退位创立了西晋。
司马炎继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政治制度上延续曹魏制度,但是却有创新之举,这些举措也影响了后来的西晋一代。但是灭吴之后的司马炎开始倦怠朝政,并荒淫无度在55岁的时候就驾崩了。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但是这位继位的皇帝鲁愚迟钝,没有驾驭政权的能力。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正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因这位帝王能力有限当时的局势十分的动荡险恶。
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重建晋廷,登基为晋元帝,创建东晋。东晋建立之后,皇权也因门阀士族的原因受到压制。尤其是当时琅邪王氏跟皇室的力量不分上下,“王与马,共天下“这是一句在当时家喻户晓的一句话,里面的王指的便是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而马就是司马家族。
三、随着时代变迁,姓氏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晋朝虽然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但是从司马炎到司马德文,出现在庙号的皇帝却有15个;但是晋朝也是皇权最不强的一个王朝。
晋朝在历史上对于中国的贡献少之又少,并且在当时可谓是内忧外患,不仅要面临外敌入侵,还要面对国内阀门士族的制约。所以司马家族人口很少,也很难扩散,随着晋朝的灭亡,贵族为了不被迫害很多都改了姓氏。
虽然司马一姓氏人少,但是传说来源很多;曾有多个姓氏改姓司马,例如:陈、田、姬、芈、子等。据说书法大师王羲之的一个长辈,为了避祸也曾改姓为司马。而晋朝灭亡之后,部分司马姓氏的人也将姓氏改为:司、马、同、冯、仝等。
在封建的旧社会姓氏往往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的变迁,姓氏它不再代表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任何姓氏里面都有普通人,同时也会有杰出人物。
现如今的姓氏更像是一个代号,一个写在户口本上的代号。当今的社会是平等的社会,我们都是在为这个社会而积极贡献的人;无论你的姓氏在过去是皇族、普通人,对于今天来说都是一样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