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出了很多有为明君,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家昌盛,百姓幸福。这些明君大多具有杰出人物多具有的共同特性,仁义、自信、勇敢、担当,把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定祥和作为自己执政的目标。但只有一位明君做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事,那就是与死刑犯约定让他们回家探亲,之后再自行回来问斩。
那么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说起李世民有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无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论的佳话,还是礼遇魏征虚心纳谏的行为,都显示了他的人君风范。那么他为什么会做出把死刑犯全部放走的事情呢?结果又会如何呢?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距离前朝隋朝灭亡不久,隋末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这些景象时刻在李世民脑海中浮现。隋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对待百姓过于严苛,可谓十分残暴。李世民就感叹老百姓是水,皇帝是舟,如果对待百姓不好,不实行仁政,老百姓也会把皇帝推翻的。所以李世民选择与百姓一起休养生息,实行仁政。这集中体现他对待死刑犯的态度上。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办完公事之后,突然想到马上就要到全家团聚过年的时间了。想到前几天自己曾经视察过一处关押四百名死刑犯的监狱,里面的犯人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还有的大喊冤枉,希望能在临死之前能够见一下父母妻子和儿女。这引发了李世民的恻隐之心。于是李世民立即下令让这四百名死刑犯回家过年,但条件是这些犯人在过完年后要返回监狱继续等待秋后问斩。消息一出,死刑犯喜极而泣,大呼万岁仁慈,一定不辜负皇帝的厚爱,回家和家人团聚后一定按约定返回监狱听候处置。而监狱的官员则认为这些犯人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逃跑的,因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而且他们不是一般的犯人,再次回到监狱后也要等到来年的秋后处斩,是要丢到性命的,没有人这么傻还会回去。
转眼间到了死刑犯和李世民约定的日子,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四百名死刑犯一个都没有逃跑,全部按照约定返回了监狱,等待秋后问斩。知道这个结果之后,李世民大为感叹,认为连死刑犯都具有这么高的德行素质,其他普通老百姓肯定是有更好的德行了。这是他当皇帝以来最自豪的事情。况且圣人以德治天下,全天下人经过仁德教化会有更好的德行,这样就会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于是,李世民龙颜大悦。为了奖赏死刑犯们能够信守诺言,决定免除他们的死刑,让他们重新做人。以此来显示大唐的盛德与新气象。
毋庸置疑,这件事情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有很大的加分。因为释放死刑犯这件事是所有人都不敢做的,即使做了也不敢保证所有死刑犯人都能够按照约定返回。这件事既展示了李世民的宽容仁义的德行,也展示了他英明大度自信的一面。对我们后人来说,这件事情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我们相信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并推心置腹,那么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精神都会得到陶冶和升华。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也要宽以待人,以诚相待,这也我们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