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并不喜欢读真正的历史,因为过于枯燥,但耐不住对故事的好奇。所以许多影视剧取代书本、纪录片的作用成为“科普”人们的工具。《大秦帝国》就是其中的翘楚,剧中那个热血、激昂的秦国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甚至取代了旧有的暴虐形象。可惜,真正的历史从来不是大众所希望的那个样子。
例如在电视剧中,“旧勋贵”堪称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正是他们一手主导了商鞅的死亡。至于他们为何要阻挠新法,原著给出的解释为——秦王需要强化中央集权,推行能让阶层流动的军功勋爵制度。所以,作为旧有的既得利益者,秦国勋贵们纷纷不干了,出手阻挠商鞅变法。
【真实历史上,秦国勋贵并未阻挠变法】
但是,实际历史中,秦国的旧勋贵虽然很怨恨商鞅,可真正害死他的人,却是他自己。
并未消除的封建与商鞅的人品
历史上,商鞅被通缉后,曾试图逃离秦国。结果被旅店老板告知,根据新法,商鞅没有身份证明不能入住旅店。商鞅这一刻非常后悔,感叹:‘新法的竟然遗祸至此’(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也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最后,他不得不逃回自己的封地,并聚集士兵攻打郑县,希望杀出一条血路。在郑县,他率领自己的封地军队与封君秦王大战,最后战败身死,尸体也被带回咸阳车裂。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商鞅变法后,秦国并没有像电视剧所表现的那般成为一个战争机器。相反,作为变法的创始人,商鞅本人保留了旧勋贵的全部特权,包括自己封地的管辖权与征募士兵的权利。作为一名封建领主,商鞅只要愿意,士兵就得跟随他征战,哪怕对手是本家的国君,也在所不惜。
【秦国的士兵第一效忠对象依旧是各自的领主,而非国君】
那么商鞅本人对此持何看法?按照《大秦帝国》中,刚正、热血、公正的人设,商鞅应当拒绝实封的领地,为中央集权做出表率。可惜,历史中的商鞅并非这样一个大公无私之人。
在商鞅执政14年后(从其担任大良造开始计算),一名叫做赵良的人前去见他。两人的对话,直接将旧勋贵怨恨商鞅的真正理由,以及新法所遭遇的真正阻碍展示出来。赵良指出“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指商鞅在自己封地作威作福),却又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双标到不行。贵族们并非真的顽固不化,也并非全是贪图权柄之人,但商鞅本人既要封建领主的权威与力量,又要用中央集权去压迫其他的勋贵。秦国贵族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人是他们的领导者。
【小学生可能都知道徒木立信,却不知商鞅的双标】
赵良最后建议商鞅“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这里的“十五都”指商鞅的封地,其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让商鞅做出表率,交出自己的封地为全国范围的集权做好铺垫。赵良同时指出,商鞅的所作所为不仅得罪贵族,也开罪一般百姓。比如根据新法,秦国男子成年后,需要离开父母独自开户谋生。这意味着原本的一家人需要交纳两份税收,老百姓十分痛苦。昔日五羖大夫(百里奚的称号)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永载史册,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而商鞅出门必然跟随数十辆战车,上面坐满了武装甲士。缺乏护卫的前提下,商鞅根本不敢出门,唯恐遭遇不测。这正说明,全国人民都怨恨商鞅,时时刻刻准备要他的性命。
【商鞅被行刑图】
由此看出,商鞅在当时不仅仅不受勋贵的待见,连一般百姓都仇视他。其人品也绝非《大秦帝国》中,刚正不阿的样子,而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信奉者。
并不公正的法律
《大秦帝国》中描述的秦法特点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1.绝对公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绝对理性,利用司法的力量,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一部战争、生产的机器;3.疏通阶级,让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拥有爵位。可惜,这些特点都是现代“艺术化”的结果。
根据出土的秦律,秦国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1.贵族(含王室);2.平民 3.刑徒、奴隶(前者为劳改犯,后者为某人私产)。秦律最残酷的部分并非砍断他人的手足,也非刺字毁容,而是将人的等级降低。所有的秦国大臣在上疏时,需要称呼自己为“待罪”。这并非自谦,秦国奉行连坐制,如果某个官员犯了错,那么他的亲属以及当初举荐他为官的人一定会跟着倒霉。当时并没有科举,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贵族出身,彼此之间或多或少沾亲带故,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犯罪。
【三个等级,彼此并非不可跨越,只不过下比上容易太多】
不过,贵族和殷实之家有许多办法避免自家的“阶层滑落”。其中,最简单的办法——交钱。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就明确地表达,秦国的一切罪行都可以用金钱赎罪。只要你的罪行没有达到君王根本无法容忍的地步,都可以用钱解决。
到这里秦法的立法目的已经昭然若揭——把全体秦国人当做韭菜。平民犯罪则全家沦为刑徒或奴隶(当时的律法规定,刑徒必须是终生劳动),给秦王室无偿贡献劳动力;贵族、富人犯罪则交钱解决,给秦王室注入源源不断的财货,以缓解列国争霸的压力。
【虽然本质都是韭菜,但大小还是很重要的】
《大秦帝国》中描述的针对贵族阶层的刑法,只有在秦王觉得需要敲打勋贵时,才会动用。正常情况下,勋贵阶层都是交罚金了事,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算是变相加税。这也是商鞅玩双重标准外,贵族们仇恨他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相较于被整的家破人亡的平民阶层,贵族的处境要好上不少。
通过军功完成阶级跃迁?难!
《大秦帝国》中的秦国除开“法制”“公正”外,最让人称道的一点是“军功勋爵制”。在原著小说以及电视剧中,关东六国还在维持古老而腐朽的军事贵族制度,只有秦国借助商鞅变革,规定非军功不得爵位,平民可通过军功晋升,因此“闻战则喜”。
【真是历史没有那么热血、美好,只有残酷、现实】
而然,军功勋爵制在诞生初期就存在诸多限制。按照《商君书.境内》规定,只有斩下对方“爵”的首级才能算军功。“爵”在春秋战国时期指代贵族。斩下一颗普通士兵的首级,也能算军功的情况,只存在于幻想中。
在战场上杀死“爵”并砍下他的首级,难度非常大。首先,作为军事贵族,爵士们的武艺、装备远在普通平民之上(可以参考日本的武士或者欧洲骑士),一般人想要杀死他们难度非常高。而且,爵士们在军队里担任着指挥重担,身边都是护卫他的士兵,只有团队协作才能杀死一名“爵”。
【事实证明,靠军功升级难度很大】
这个时候又会衍生出新的问题——团队杀死一名敌军的爵士后,军功算谁的?普通的平民做独狼杀死一名久经战阵的贵族,这话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但要平摊到整个团队身上,大家都只能拿到赏钱,却无法获得爵位。《秦律.封诊》中,记载着两例秦军士兵,因抢夺军功谋杀同伴的恶性事件。无独有偶,明代大将戚继光也在《纪效新书》中记载,士兵们每次斩下一颗首级,都会有几十人前来报功,不但打乱战斗节奏,也增加统计难度。
如果某个人的运气真的好到爆棚,成功地斩下对方爵士的首级,他的队友们也愿意让功,事情也不算完。“杀良冒功”一直是斩首记功制度的大忌,一直到清末还有“老乡借你脑袋领个军功”的事件。在崇尚连坐法的秦国,官吏的审核出现差错,将杀良得来的首级算成军功,那就等着倒霉吧。所以,每个统计人员对此都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没有背景的平民想要报销自己的军功,排期堪比等经适房。
【普通的秦军士兵想要拿军功,难度不要于发财】
如果某个人真的那么幸运,通过斩下对方贵族的首级,获得军功后的他也将面临天花板。根据秦朝司法,斩首只能获得前5级的军功,普通人也别想获得8级以上的爵位,除非转让给自己的兄弟或子嗣。制度直接将天花板钉死,不让普通老百姓过去,只有像白起这样的名门之后才有机会通过军功获得进入权力高层的门票。
军功制度的真正用途
可能你会有疑问——既然军功制度这么鸡肋,为什么秦国老百姓还会“闻战则喜”?答案在军功制度的另一大用途:赎罪。
前文提到过,秦国的连坐法十分恐怖,一人犯罪全家株连。贵族和富人可以通过金钱赎买的方式,将自己的罪过抵消。拿不出那么多资金的平民,往往只有被打成刑徒,去修长城或者陵墓直到生命终点这一条道路。
【仅仅是长城就埋葬数十万刑徒的生命】
平民可以不在乎爵位带来的良田美宅,却不能忽视随时可能落到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现代学者估算,至少有20%以上的秦国人因为各种原因被打成刑徒。从秦长城、都江堰、秦王陵等地出土的数以万计的刑徒尸骨表明,估算出这个百分比的是真正的专家而非“砖家”。1/5的比例意味着,你的邻居或者好友一家极有可能因为某个罪过被打成刑徒,全家沦落为朝廷的公共奴隶,余生都将在劳作中度过。
出于对这种生活的恐惧,秦人拼死奋战,去求万分之一的几率能够在战场上斩杀一名敌军爵士,换取一次赎罪的机会。当然,《大秦帝国》不会把秦人闻战则喜的真正理由给观众看。
结语
大秦帝国在古装剧中实属上佳,奈何太多人将其当作正史看待。仿佛一夜之间,那个以暴虐出名的王朝,变成了一个法制、公正的社会。殊不知,那些看似十分现代的东西,骨子里尽是令人发指的野蛮、落后。也再一次证明了,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这一真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