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从广西杀向湘鄂地区,面对浩浩荡荡的太平军,清朝的传统士兵已经不足以抵抗。无奈之下,清廷只好令各省紧急组织地方乡勇进行团练,帮助清廷抵抗太平天国。而曾国藩认为以这种新式组建起来的军队依旧不足以抵抗太平军,因此他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湘军。
当时的太平天国教义有一条叫做“消灭儒家文化”,而曾国藩针尖对麦芒,打着恢复儒家文化为口号,大量招募儒家弟子,并且这些湘军之间几乎都有师生、同学等连带关系。为了使这些连带关系能发挥最大作用,曾国藩将湘军以营为基本单位,尽量将有连带关系的士兵放在一个营中,确保其整体性。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咸丰四年(1854年)2月,曾国藩《讨粤匪檄》,把太平天国比作“荼毒生灵”的妖魔,将自身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动员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到与天平天国的斗争中去。随后信心满满的率领湘军倾巢而出。
然而现实给了他响亮的一耳光:出军不到一个月,岳州战事惨败;4月,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因接连战败而被革职处理,曾国藩悲愤之下投河自尽,幸亏被章寿麟救起。之后曾国藩越发小心,取得了几次胜利。然而到了咸丰五年(1855年)2月12日夜,曾国藩在与石达开交战中惨败,100余艘战船被毁,气急败坏的曾国藩打算“策马赴敌以死”,被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从这些战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统兵能力确实“不咋滴”,我们也在看曾国藩的成长史,可以发现他在学习上完全也可以称得上是“愚笨”,一篇常人读个几遍就能背诵的文章,他往往需要通宵达旦地背诵。
不过或许是曾国藩拥有如此的成长经历,反而让曾国藩想到了对付天平天国的妙计——结硬寨,打呆仗。这种作战方式很简单:湘军在每一次进攻的时候,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每到一个地方之前,都要花费巨大人力与财力修建营寨,并且在营寨四周修建城墙,装上花篱,并挖深沟,稳稳当当的三重防护。
当李鸿章见识到老师的这种作战方式时,也是一阵失望,他原本认为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交战多次能够想出什么高招呢,因此说道:“吾以为湘军有异术,今而知其术无他,唯闻寇至而站墙子耳。”显然在李鸿章眼中,曾国藩的这个招数,实在是有些“蠢”。
然而在旁人都不看好这种做战方式时,湘军却用实例证明,这真的是剿灭太平军的最佳方式。
据《贼情汇纂》(《贼情汇纂》的原身是清廷对抗太平天国时搜集的情报数据,后来加以整改,编著成一本历史著作)中记载,太平军的作战方式以灵活多变为主,他们会利用山川地势,在战场上不断运动,伺机寻找敌人的薄弱位置,然后加以猛烈进攻。
而曾国藩就是针对太平军的这一特点,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笨方式,让敌人找不出破绽。在保障自身安全之下,缓慢行军,然后将敌人包围,阻断其粮草供应,面对湘军铁桶般的防御,太平军丝毫没有办法,最终被活活耗死。这种方式虽然进度缓慢,每次交战往往都要斗上数月甚至一年。然而这种方式却能以最小的伤亡为代价战胜太平军。
湘军在与太平军斗争的13年中,曾国藩就是利用这个方式,一点一点的将太平军给耗死。对此,曾国藩总结到:“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当然,曾国藩能用这种方式将太平军大败,也是有外部因素存在的,比如太平天国毕竟是农民起义,他们的首领目关短浅,短时间内虽然取得巨大优势,但是等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漫无目的了,军队战斗力下降、组织混乱,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农民起义避免不了的雷区。另外还有天平天国内斗的关系,这也极大的削弱了太平军的实力。
当然,打仗就是要抓住敌人的弱点,太平天国的失败与自身的原因关联很大,曾国藩就是抓住机会再制定最佳方法,最终将其成功打败,而曾国藩这般做也无可厚非。而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后来在一战中大放异彩。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就利用此方式以“铁丝网+战壕+火炮”为战术,打的英国人丢盔卸甲,堪称单方面屠杀。
我们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分是不一样的,但是曾国藩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即便不是天才,只要努力也能成为有大才之人。历史上有很多故事都是能够给人启发的,我们若想将思想变的透彻,只有多经历才行。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想出对付太平军的方式,与他之前与太平军交战中的多次失败息息相关。
很多人都说人都是要在失败中成长,然而失败的成本太大,很多人都经受不起。那么是否有不经历失败就能增长见识的方式呢?答案是有的——读书、读史书。这样我们可以不用经历失败,但是可以看到别人的失败,不然也不会有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
当然,读史书也要读对。有一本书,自问世以来便是历朝历代帝王必读的一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便是《资治通鉴》,我们的领袖(不敢直呼)称这本书是“博古通今的必读书”。为此,伟人将这部30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反复研究、批注、阅读了17遍之多!元代吴三省曾说: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
翻译过来就是,皇上不读不能管民,臣子不读不能做事,为人子你不读就会侮辱先人、愧对后人,可见《资治通鉴》的重要性。
有人说,历史著作我读了很多,比如《史记》和《战国策》,我为什么还要读《资治通鉴》?因为《史记》和《战国策》记载了太多热血故事,阅读者会变得血气方刚,梦想向荆轲或者苏秦那样纵横四方。但如果你读了《资治通鉴》那你就会变得成熟稳重,说话三缄其口,做事三思而后行。因为《资治通鉴》惜字如金,里面记载的事情也都是国家治乱,君臣争斗之事。
当然,现如今由于语言形式的更替,我们使用的是简化过的文字以及语言,再读文言文版的《资治通鉴》的话着实费力。有鉴于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铐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才完成这部《白话资治通鉴》。一经发售,就深受读者所喜爱,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