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明明偏爱黛玉,为何最终选择了宝钗做宝玉的妻子?这又是一个来自读者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众多捧黛者很不舒服,因而生出了阴谋论,生生把“闺阁情”演绎成了充满算计的宅斗。
那么,贾母为何最终选择了宝钗呢?这要从贾母的择偶观说起。
宝玉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她心中宝玉妻子的人选,是完美型的
读书最忌感情用事,缺乏应有的理智。因为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且被贾母宠爱,又与宝玉两相情悦,于是读者一厢情愿地以为,贾母一定更愿意黛玉做宝玉的妻子。
只能说,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受玛丽苏的影响,一个各方面都很孱弱的女主,必然拥有来自名方的保护,以至于这些保护力量都失去理智,只为成全女主的幸福人生。
很可惜,贾母确实不够理智,但她要保护的人不是黛玉,而是宝玉。对于这个心尖尖上的孙子,她希望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他,包括为他物色一个完美的妻子。
贾母心中,什么样的女人才是宝玉的完美妻子?书中给出了答案,就是贾母心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
秦可卿为何让贾母满意?因为她“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这样的秦可卿,完美到全府上下都喜欢,“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这样完美的人,世间难寻,但贾母相信,既然有一个秦可卿可以做到,那就还会有第二个秦可卿可寻来给宝玉当妻子。
因此,贾母提出的条件是“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不要根基,只要模样性格好,这不就是贾母眼里的秦可卿吗?
黛玉和宝钗都不符合贾母的择偶标准,“钗黛合一”而成的“兼美”才符合,黛玉和宝钗平分秋色
“兼美”是宝玉的梦想,兼黛玉和宝钗之美,“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失其一则为遗憾,“美中不足”。而“兼美”正是可卿!
贾母和宝玉的心思一样,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不够完美,黛玉缺乏“鲜艳妩媚”,宝钗缺乏“风流袅娜”;黛玉缺乏“温柔和平”,宝钗缺乏“袅娜纤巧”。如果能够“钗黛合一”,那就完美了。
因此,当薛宝琴出现的时候,贾母不但对她宠爱到了极点,而且动了求娶之心。薛宝琴正是兼具黛玉和宝钗之美的人,她比黛玉“稳重和平”,比宝钗“袅娜纤巧”,正是贾母心中理想的人选。
不过,作者很巧妙,贾府不配娶到薛宝琴这样完美的女子,而秦可卿的完美却是个假象。
也只有这样,才符合“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主旨。
那么,怎么解释最终宝玉娶了宝钗?是贾母在二选一中选中了宝钗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只能二选一,贾母会选谁?形势不同则选择不同。
如果一定要二选一,和平盛世选黛玉,潦倒末世选宝钗
人的选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择偶上也是一样,因为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总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如果贾府一直保持繁盛的状态,宝玉可以不思上进也能幸福地度过一生,那么,钗黛中二选一,黛玉一定胜出。因为,宝玉需要夫唱妇随的玩伴,贾府也不需要黛玉去担当。大家可以一直维持现状,王熙凤管家,二玉享乐。
但是,80回文本中,已经暴露出贾府的颓势,不但财政吃紧,就连王熙凤也力不从心了。宝玉的享乐生涯即将结束,毫无生存能力的他,需要一个能扶助他照顾他的人,这个人非宝钗莫属。因为宝钗的特点是“愈冷愈苍翠”,越是困境,越能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作者对她的定位是“山中高士”,是济世、挽颓之人。
因此,选择宝钗是形势使然,不是贾母的选择。到了潦倒末世,黛玉的“袅娜纤巧”毫无用处,只有宝钗的“稳重和平”可起到负重前行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