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但凡是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古人通常都是以银子作为货币来进行流通,可是银子体积大,并且重量沉重,不方便随身携带,所以那些有钱人家通常都会带大额的银票带在身上,以备使用。可是我们有的时候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古代的各种技术落后,为何没有人去伪造这些银票呢?难道是古人太老实了,所以不敢伪造吗?专家却说:仔细看看银票再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国的最早的纸币起源于北宋,之后从交子慢慢演变成了银票,除了原料和图案的基本保证外,人们还采取了密押的手段来防止假冒。从清朝开始密押达到300多套。这是古时候相对技术精密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精密度,常人无法破译。
因此为了打击假币,朝廷颁布律令,凡造假者被抓住一律死罪,还在银票上印着“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锭五银”,鼓励民众自主监督。
但这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总有一些人喜欢剑走偏锋,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纸币经过长时间发展,人们也逐渐探索出越来越多的防伪标志,使它更加完善。到了明清时期,大规模的造假已不复存在,是怎么做到的呢?
不过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后来人们也研究出了更多的防伪标志。明清时,已经不存在大规模的造假了,不过这是为何呢?专家表示:看一下这个印,造假简直难如登天!
在古代的银票上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大多是名人的字画,有着优美的线条,是极难模仿的!清朝时期的图案大多是龙形图案和花纹边的组合,还会在银票上使用双色套印或者是多色套印,简单的说就是将字体使用不同的颜色,依照顺序依次进行叠加。如果不清楚银票上所使用的颜色,基本上是做不到和银票上的颜色如出一辙的!
除了水印之外,明清时期的商人发明了更为精彩的手段,为了打假,特意设计了微雕章,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十分精细,雕刻上的内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因为字数繁多,字形难以模仿,想要仿造难度非常大。
总的来说,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存在,很多造假的人是不敢或者说是不能造假的,不仅牢不回成本,还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并不是很容易,所以也只能使用正规的银票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