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0月26日】110年前今天,振兴日本的宪法之父,韩国的太上皇伊藤博文一命呜呼
1841年10月16日,伊藤博文出生于日本山口县。父亲是农民,本姓林。后来父亲找了个养父,养父又找了个养父,他就改姓了伊藤。伊藤博文从小没有进过正式学校,只是一边做杂役一边看点书。
1858年(17岁),伊藤博文到长崎,进入幕府办的炮术传习所,学习军事。伊藤博文狂热排斥洋人。1862年12月12日夜(21岁),伊藤博文率十几名志士,潜入英国公使馆,他前面开路,锯断木栅栏,扔出自制的燃烧弹,再返回住处,彻夜痛饮。
(右为伊藤博文)
1863年(22岁),伊藤博文经中国前往英国,进入伦敦大学学习。他亲眼目睹西方国家的繁荣,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认为盲目攘夷并不是明智之举,只有开国进取,向西方学习,才能振兴日本。
1864年,伊藤博文回国,主张“尊王攘夷”,加入到推倒幕府的战争中。1866年,萨摩藩、长州藩结成倒幕联盟,多次击败幕府军队。1867年10月14日,幕府将军提出“大政奉还”,随后天皇发表“王政复古”诏令,成立了明治新政府。
此后,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1868年颁布“五条御誓文”,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1871年废藩置县,政归天皇。伊藤博文成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官职缓缓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
1874年(33岁),日本开始自由民权运动,制订宪法的呼声高涨。1882年(41岁),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宪法,最终认为德国的宪法体制最适合日本。1883年,伊藤博文回国,开始起草宪法草案。
1885年12月22日(44岁),日本开始建立内阁,伊藤博文就任首任内阁总理大臣。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公布,日本成为东亚首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伊藤博文功不可没,被称为日本的“宪法之父”。
伊藤博文4次担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4次担任枢密院议长(天皇的最高咨询机构),他在日本政坛的地位,首屈一指,无可撼动。
1894年(53岁),他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王朝的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战后他代表日本与清朝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纳入日本版图。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1898年(57岁),戊戌变法期间,他亲赴北京,面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提供改革方针。但不久戊戌政变发生,伊藤博文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1900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同年,他创立了日本第一个政党——立宪政友会,担任总裁。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最终日本取胜,获得了在韩国的权益。1905年(64岁),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成为韩国的“太上皇”。1907年,他迫使韩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抵达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会谈,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对他连开3枪,一命呜呼,时年68岁。
伊藤博文去世后,日本为他举行国葬。第二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
(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
(伊藤博文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