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将市高院与市妇联多年来探索的妇儿及家庭工作举措形成19项机制,进一步加强婚姻家庭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婚姻家庭纠纷调处中的优势,借助司法专业力量提升妇联组织依法维权能力。其中,关于反家庭暴力,通知明确规定,双方将就未成年人保护、反家庭暴力、婚姻家庭领域疑难问题开展前瞻性合作研究,促进与妇女儿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的完善。
记者从市妇联获悉,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后,市妇联、市高院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主要工作部门职责分工》,有效推动了反家暴工作,特别是告诫书制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广泛适用。据不完全统计,《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249起,结案247起,其中裁定发出人身保护令93件。
在此过程中,市、区、街道等各级妇联、公益律师、爱心市民、专业心理咨询师等各方力量,积极配合法院,作为特别调解人、陪审员等推行案件跟踪、回访和帮扶制度,保障受害人权益,在可能的情况下促进受损家庭关系及时修复;并针对《反家庭暴力法》知晓度不高、不合理的思想观念等问题展开宣传,呼吁和帮助更多遭受家暴的人正视这一严重问题。
心理咨询帮助老夫妇改变沟通方式,遏制家暴
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是市妇联培育的社会组织,主要为面临困境和危机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调解、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等服务。近几年,白玉兰开心家园一直以公益项目的形式,到受家暴影响的家庭开展辅导工作,并在社区举办讲座、发送资料,广泛宣传反家暴法,给有需要的人和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婚姻辅导及法律维权等。
白玉兰开心家园负责人朱炜介绍,开心家园心理咨询师和律师志愿者已连续三年走进虹口和普陀区的相关家庭,今年又开始进入长宁区,为曾经发生过家暴的家庭做心理辅导,跟踪、回访,为有需要的家暴受害者维权。“每年在一个区走访15-20户这样的家庭。”朱炜说,“我们观察,上海的家暴情况不严重,但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高知、高收入家庭的冷暴力;二是上海人和外地户籍人口结合的家庭,由于生活习惯、感情基础、文化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冲突,引发家暴。”
白玉兰开心家园志愿者分析家暴的原因时发现,有一大部分夫妻不会沟通,引发矛盾,升级为暴力;当家暴被遏制后,心理咨询师会去为当事人开展心理咨询,缝合婚姻,并重塑受害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如果施暴人由于人格等原因无法改正,律师志愿者也会帮助受害者维权,固定受害证据,到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直至起诉离婚。
“虹口有一对老夫妻,老公一直打老婆,老婆被打伤住院,他也不管不顾,不去看望。白玉兰心理咨询师为他们分析原因,原来,他们的原生家庭感情都不和睦,吵吵闹闹,甚至动手打人,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吵闹殴打成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朱炜说,咨询师为他们解开了心结,并教给他们适当的沟通方式。后来,老两口关系缓和好多,家庭生活逐渐安定下来。最后,他们还给白玉兰开心家园送了一面锦旗表达谢意。
今后仍需加大宣传,提高《反家庭暴力法》威慑力
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徐巧月,近四、五年来每月都到市区及社区妇联部门提供公益咨询,服务时间已超100小时;同时,开办了约40场婚姻家庭相关普法讲座,其中有20余场为反家暴专题。“以前很多人不能理解,家暴为什么会受到法律惩罚,甚至是刑事处罚?”徐巧月感觉,随着《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来咨询家庭问题的人中,敢于吐露、倾诉家暴伤害的比例提高了,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家暴绝不是家务事。
作为律师,徐巧月代理的案件中,有不少疑似家庭暴力的情况。在公益咨询服务中,也有人咨询相关案例。在公益咨询中,她会和妇联、心理咨询师、律师同行、社工等相关单位和公益人士一起,为受害人分析案情,固定证据,必要情况下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甚至打官司离婚等。“此类案件中有个难点,很少有人留存证据,很多人在家吵吵闹闹、拌嘴,那不属于典型的家庭暴力,但一旦恶化成家暴,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所以没有证据。”她说,一旦遭遇家庭暴力,第一件事是逃离现场,保证安全,再抓紧时间及时报警,需要时可向妇联等单位及相关公益组织求助;在不侵犯隐私的情况下,搜集保留证据。
徐巧月认为,《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对家暴的制裁更加严格,惩罚力度加大,施暴人需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这一点是巨大进步,造成受害人轻伤便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故意伤害;同时,上海在家庭事务审判及社会调解机制等方面也做出创新和改革,细化法规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值得肯定。但是,今后仍需加大宣传,提高法律威慑力,保护受害者。
作者:李静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