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垃圾处理中最具争议的臭味、污水等扰民问题,都可通过技术、密闭设备、现代化厂房等克服。(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供图)
在上海,人均每天产生的0.8公斤至1公斤垃圾中,约有一半为湿垃圾。湿垃圾富含有机质,易腐烂、不易燃烧,常规的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不合算”;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湿垃圾可制成肥料、燃油、沼气等,实现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但是,上海目前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还有明显不足。目前,按照规划,今年底本市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要达到3480吨/日以上,2019年达到4880吨/日以上,2020年达6300吨/日以上。因此,按照属地负责原则,各区都在规划建设资源化处理基地,为湿垃圾谋“出路”。但相对于积极扩容,记者采访发现,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最终产品没销路!
臭味、污水都能通过技术解决
每天7时至16时30分,一辆辆满载湿垃圾的环卫车陆续驶入联友路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这里一年365天无休,每天处置闵行区100多吨湿垃圾。由于暑期学校放假,闵行区餐厨垃圾降至每天120吨;但从本月初开始,徐汇区每天也运来40吨湿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再生资源中心是闵行区湿垃圾末端处置的主要基地,采取政府投资、专业化企业运行、第三方监管模式。一期去年3月建成投用,每天最多可处理200吨餐厨垃圾;在建的二期每天可处理400吨;三期预计2019年6月底建成,规划处理能力也是每天400吨。
负责中心运行的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元晖介绍,经过“复合微生物强化腐植化技术”等一系列处理后,餐厨垃圾固体部分可形成腐殖酸类土壤调理剂,固体中的有机质利用率达到90%;污水经过提油、净化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沼气净化后用于锅炉燃烧供热;油脂提炼后送到有资质的企业做进一步处理;异味臭气收集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末端的残渣经过机械分拣,送到焚烧厂处置。
记者实地感受,站在厂区围墙外几乎闻不到厂里的异味,进入厂区能闻到轻微酸腐气味,进入车间后气味变轻,可以忽略。
湿垃圾有机肥销售成难题
“过去垃圾处理中最具争议的臭味、污水等扰民问题,都可通过技术、密闭设备、现代化厂房等克服,但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销售不掉则令人头疼。”杨元晖告诉记者,这里湿垃圾处理后得到的有机肥料目前主要用来种植有机蔬菜、苹果、白茶、中药等,部分产品直接出口或直供给一些超市。但是,目前农业部门对湿垃圾转化的有机肥料没有检验检测认定标准,给销售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他算了一笔账:每吨湿垃圾的财政补贴是46元,处理成本约为300元,一部分产品销售后抵消部分成本,但每吨处理费仍有70元至80元的亏空,“如果加上长途物流成本,处理规模的增加会给企业运营带来大挑战。”
杨元晖的烦恼,并非孤例。2014年开始,松江区探索湿垃圾发酵处理后生产有机肥料,也曾面临有机肥料卖不出去而只能堆放积压的窘境。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桂华说,“发酵产品小范围试用表明,它对缓解土壤板结和促进植物生长等很有帮助,但是无法获得农业部门认可,销路不通,产品只能小范围用于园林绿化行业。”
>>专家建言
启动“绿色采购”,尽快出台安全检测标准
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堵在“最后一公里”,资源化处理后的产品仍然是垃圾,这显然是更大的浪费。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建议,从政策顶层设计和配套等方面解决这一窘境,培育形成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链,给予企业适当政策倾斜。比如,政府采购湿垃圾转化的有机肥料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等,助力末端处置的企业持续运作,从而在上海形成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完整“闭环”。
杜欢政表示,城市湿垃圾处理要遵循三个原则:实现减量化目标、对环境无害、最终产品要有出路。“要实现湿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长远永续发展,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
“企业按照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的湿垃圾有机肥料,在市场上与现代化肥产品竞争,目前还没有优势,较难卖出去,需要更多政策补贴和支持。”杜欢政建议政府采取“绿色采购”等形式,大量采购这些资源化产品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同时,鼓励企业和行业采用集中化和分散化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尝试各种处理工艺,寻找最适合上海特大型城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路径。但最为根本的是,政策配套要跟上,及时对湿垃圾转化有机肥的安全性制定检测认定标准。
作者:李静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