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整体把握“六个坚持”之间的关系,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
“六个坚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个坚持”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即坚持理论为人民造福、为人民谋利。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由中国人民来解答中国的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坚持理论解答中国问题的根本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拓展世界眼光,纵览天下大势,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
“六个坚持”统一于理论创新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总路线”和坚持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统一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这些根本问题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到“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上,从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六个坚持”进一步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同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指出,我们“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强调:“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习近平在明确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的过程中,进一步告诫全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一方面,“六个坚持”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坚持无产阶级阶级立场与人民大众政治立场的有机统一。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与全人类的解放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始终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方向。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六个坚持”进一步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坚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式的统一,体现了自信与自立的统一,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批判与辩护的统一,体现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重点论与系统观的统一,体现了国际与国内、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从总体上看,“六个坚持”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主动精神与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化、明确化。
作者:徐国民(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