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首先要坚持和运用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熟练掌握和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本体论角度把握坚持自信自强与坚持胸怀天下的辩证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克服了形式逻辑中演绎归纳的机械性,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与局部、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中去把握社会存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过程做出的历史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从世界范围比较中做出的历史选择。红色基因和全球视野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品质。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解答。同时,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作为大国大党,中国共产党有全球责任的自觉,勇于国际担当,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从认识论角度把握坚持胸怀天下与积极融入世界的辩证统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西方的“世界”与中国的“天下”产生了“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国从“天下”的中心沦为“世界”的边缘,“世界”的西方通过霸权、侵略、殖民等手段塑造了中国作为他者的形象。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倡导内外融通,树立新时代中国的“天下观”,提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的“天下观”既从世界看中国,亦同时从中国看世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只有一个体系,中国主张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从方法论角度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如果说马克思主义通过关注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则通过关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回答人类社会往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区别于发达国家已有的现代化路径,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汲取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用事实有力驳斥了“历史的终结”,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化路径和重要参照,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深远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从价值论角度把握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四海一家,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着眼于全人类福祉,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着眼于不同领域,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等;着眼于区域发展,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阿拉伯命运共同体、中国-非洲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等;着眼于双边周边协作,中国与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共建命运共同体,多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作者:衣永刚(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