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目标越宏伟高远,任务越艰巨繁重,挑战越严峻复杂,越需要准确领悟系统观念的丰富内涵,不断提高运用系统观念的思维能力,始终遵循系统观念的内在规律与实践要求。
系统观念蕴含丰富的理论内涵。系统观念内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理解系统观念的理论内涵,必须要充分把握系统观念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等方面的理论意蕴与鲜明特征。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普遍联系当中,万事万物及其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具有内在结构和独特功能的系统。不同系统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中不同主体和不同要素,也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作为对系统的反映,系统观念就是应用系统思维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系统优化以及系统思维本身的优化。第一,系统观念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事物的各个根本要素最终服务于事物整体功能,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第二,系统观念强调结构性分析,注重把握事物的不同结构层面和维度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不断优化结构,实现系统要素的相互配合和系统功能的不断提升;第三,系统观念主张开放性思维,要求重视事物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融通,通过吸收环境的有利因素促进事物自身的有序发展与持续进步;第四,系统观念具有统筹性特征,正确看待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运用系统观念的思维能力。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过程中提出的,是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渊源和哲学表达,为社会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观念引领和思维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具体而言,第一,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总体趋势和方向,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第二,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认清历史趋势,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第三,坚持正确处理系统内各个要素及其现象和本质、目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分析矛盾,善抓关键重点,洞察发展规律,不断辩证思维能力;第四,从整体和全局上审视问题,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分析问题,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第五,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破除迷信和打破陈规,坚持求真务实和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六,培养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平等思维、权力制约思维,强化权力监督,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第七,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底线思维能力。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相结合、战略决策与战略定力相结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是明确我国历史方位,加强前瞻性思考。立足新时代,运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二是聚焦重大时代课题,加强全局性谋划。坚持系统观念,必须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战略智慧,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围绕新时代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加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谋划。三是整合国家各方力量,加强战略性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必须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据此,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等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四是围绕国家目标任务,加强整体性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整体施策,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整体推进各项工作。要注意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渐进和突破的关系。既加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作者:赵庆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