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于城市的认知图示,也是公众与城市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展示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在不断塑造城市软实力,建构着全球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想象。因此,上海面向未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很重要的抓手就是加快构建上海形象的全球识别,打造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美学的“大国大城”形象。
顶尖城市的标配: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
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能够快速传递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准确体现城市气质,本质是城市软实力在媒体和公众心目中最重要的认知图示,它包含两个关键特征:第一,城市认知图示不是单一的认知概念,而是有着多元主体、不同维度以及复杂层次共同组成的连接性的信息网络,这意味着城市形象包含的要素绝非单一性的标识,而是城市不同要素之间形成的联结,即具有系统性、网络性的特点;第二,对于城市的认知图示虽然具有多层次性,但在认知形成过程中并非作为一种单一元素抽取,而是以某种“整体性”介入认知过程,这意味着建构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的各要素并非单独呈现,而是以一种整体性的面貌呈现给受众,必须通过深度的联系形成“同频共振”,才能发挥出作为整体的城市形象最大的认知塑造力和全球影响力。
塑造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是全球顶尖城市展示自身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纵观全球顶级城市,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城市形象特征,无论是创意伦敦、时尚巴黎还是动漫东京,其城市形象之所以能够形成全球性识别,做到跨文化的“深入人心”,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础,即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
产业、地标与仪式是三大核心要素
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是城市的亮丽名片,决定着城市在全球民众、全球媒体的呈现框架。纵观顶尖全球城市的成功经验,有三个共同要素:一是培育城市的核心文化产业,根据各自的发展特点,打造自己的独特城市文化标识,并围绕核心文化产业,面向全球市场,打造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条;二是形塑全球性的文化地标,通过吸引全球游客的目光,将城市形象进一步具象化;三是设立文化活动,制造媒介仪式,通过全球化的文化狂欢来传播自己的文化特色符号。三者共同作用,最终塑造城市的全球核心竞争优势识别系统。
首先是产业识别。文化产业是一座城市文化生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缺乏核心文化产业,将会导致对城市核心文化识别的支撑分散、薄弱,城市文化特色难以充分彰显,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品牌打造与国际传播。核心文化产业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顶级国际文化大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文化产业,如东京的动漫产业、纽约的版权产业、伦敦的创意产业等,这些产业特色鲜明,并与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相互呼应,同时深度介入全球产业链,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创造巨大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传播的能级。
第二是地标识别。当人们联想到某一个城市时,以图像画面形式呈现的认知图示往往最先出现在人的脑海中,代表一种最直观的认知符号,而这一符号往往就与城市的地标相关联。例如,提到巴黎时联想到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提到罗马时联想到的罗马竞技场,提到雅典时联想到的帕特农神庙,提到上海时联想到的外滩、陆家嘴等。全球性的城市地标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空间,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文化特征,是城市的文化灵魂以及城市气质和品位的缩影,也是集中发挥城市文化集聚力和辐射力的重要载体、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是仪式识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发声单元不断动态地介入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的建构过程之中,全球媒体网络对于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无疑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而在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过程中,媒介仪式又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在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的建构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传播窗口,包括文化节庆、国际性会展、国际性体育赛事等在内的文化活动事件已然成为最重要的仪式识别事件。
将数字文化产业定位为未来发展的核心
面向未来构筑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绝非简单地复制一个纽约、再造一个巴黎,而是需要依托于深厚的文明积淀与城市文化实践,讲好上海的全球叙事,为全球提供中国城市道路的发展范本,形塑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形象识别系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辉映、有序与灵动兼具、文明与活力并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
首先是核心文化产业识别。在全球城市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上海需要引领未来的优势文化产业作为自己跻身全球城市第一梯队的识别符号。在其他城市领先的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很难取得竞争性优势,只有在未来的新兴领域抢先布局,才能发挥好后发优势。随着“全球电竞之都”的轮廓日益凸显,以电竞为旗舰的数字文化产业是当前上海最佳的突破领域。上海有先进的移动网络设施和服务,是该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并孵化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构成了该产业的市场基石。如能通过战略规划和合理引导,将数字文化产业定位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核心文化产业,从而融通全球文化元素,推动产业要素向上海集聚,那上海也将成为引领未来全球文化发展的前沿,从而构建起自己在全球的识别性文化符号。
第二是超级城市地标识别。建构超级城市地标,关键在于将地标符号打造为具有丰富文化功能的“城市会客厅”,赋予其更加有生命力的文化“梦幻感”。上海现阶段已逐步形成以外滩两岸为核心的文化地标识别,但目前其文化互动性与上海文化内涵还不够丰富,如能进一步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江一河”的超级城市地标,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融入“一江一河”沿岸,将更多公共文化活动在沿岸聚集,打造水岸联动的特色文旅体验,实现游客和文化地标的互动交流、驻足停留,使之成为一条诠释城市魅力、讲述文化内涵的“水上项链”,将构筑全球首屈一指的城市壮美空间。
第三是标杆性城市节庆事件识别。标杆性节庆活动与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紧密相连,已成为城市软实力扩散的重要载体。上海目前已有非常多的城市节庆活动,但总体而言对内吸引力较强,对外影响力不够。因此建议,围绕核心文化产业重点打造以“数字文化”为品牌的主体性节庆活动,融合电竞赛事、音乐节、cosplay、周边展等,打造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节庆品牌,同时积极吸纳多方媒体力量参与,不断扩大文化活动的全球辐射面,实现放大媒介仪式的溢出效应,展示“最时尚、最先锋、最全球化”的城市气质。
作者:徐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辑:施薇
摄影:范家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