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与会嘉宾现场交流认真听会
10月18日,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论坛致敬中国学研究者的单元“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今年颁发给英国汉学家、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院士鲁惟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荣休教授周锡瑞,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
获奖者都感念于在中国学研究中,东西方学者的通力合作,以及从东西方理论两方面所获得的教益。专攻先秦史与秦汉史的鲁惟一说:“自我与中国学者合作伊始,已过去多年;在此过程中,我充分领略了他们对中国文明史研究的贡献,正是他们的贡献大大扩展了这一主题的研究。东西方学者均从这些贡献中获益匪浅。”
专长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周锡瑞,则称自己如有任何贡献,都应归功于开放繁荣的学术交流,让他得以开展档案研究、实地调查,并与中国同行交流。他说无论是否以中文为母语,研究中国的学者都要面对新天新地: “现代交通、媒体、教育、城市化、国际交流和政治文化的快速变化,使今天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完全不同。由于这些变化,在今日中国长大的学生或许对理解中国的过去并非具有绝对的内在优势。来自中国以外的学者,即使他们来自非常不同的传统,也有可能对理解中国历史作出贡献。”他认为,凭借各自不同背景、以不同视角来探索和辩论并彼此倾听,从而获得真知、为社会建立共识,是历史学者的任务。
研究与传播古诗词的叶嘉莹同样强调了不同视角的“光照”。她说自己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论最发达的时候来到西方,又有东方的根柢,因此幸而有机会把东西方的文论结合起来,对中国的词学加以反思和说明:“我们的时代正面临着种种变化,传统的文学批评也需要寻求一个新的拓展,才能够千古长新。”她犹记得陈宝琛书写的、现藏哈佛燕京学社的一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新旧文明之间可以互相增益,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人类,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心理上有基本相同的地方。”怀抱着这样的信念而开展的研究,无论对于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将是一种开拓。
此次评选经过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评委会78位专家的推荐和投票。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创设于2010年,每两年评选一次,2012年起增设子项海外华人中国学贡献奖。迄今这一奖项已有22位获奖者,其中包括谢和耐、孔飞力、傅高义、饶宗颐、裴宜理、谭中、史景迁、王赓武、滨下武志、杜维明等知名学者。
鲁惟一,1922年生于英国牛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鲁惟一接受了日语和密码学培训,并开始自学汉语。1947年,他来到北京,在此半年间,对古汉语和中国历史发生兴趣。回国后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于1951年获学士学位,之后担任远东历史讲师。1960年代,他从居延汉简着手,致力于简牍研究,1963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剑桥大学任教,1990年退休。他在中国先秦史和秦汉史研究上贡献卓著,是西方汉学界最著名的古史专家之一。著有《汉代行政记录》 《汉代的危机与冲突》 《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等。
周锡瑞,1942年生于美国加州。在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学习中国历史,1964年获文科学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列文森和魏斐德,1971年获博士学位。他关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发展与变革,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等在中美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他先后在俄勒冈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2012年退休。周锡瑞是美国学界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担任《中国季刊》 《近代中国》等重要海外学术期刊的编委,并积极推动与中国的学术交流。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蒙古族。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任教。1969年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有《迦陵论词丛稿》 《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1979年起,叶嘉莹每年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专院校义务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并先后于南开大学设立“驼庵奖学金” “永言学术活动基金”及“迦陵基金”,捐赠总计3000余万元。
作者:李纯一
编辑:金久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