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打造一支“硬核”的干部队伍尤其重要。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日前召开的十一届市委七次全会强调,划出明确的红线和底线,把问责深化细化制度化,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切实防止“鞭打快牛”“多干多错”。这为一大批走在干事创业道路上的干部们送上了定心丸、解压阀。
“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这在管理学上叫做“洗碗效应”。稍有职场经验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如何破除“洗碗效应”,更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推进改革创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切新事业的开拓和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越是朝着宏伟的目标迈进,道路就可能越不平坦,尤其需要“闯”和“创”。然而,不仅“开荒牛”难当,有时还会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比起碌碌无为的“慢牛”“懒牛”,跑在前面的“快牛”更容易挨鞭子。这不仅是因为“执鞭者”的内心希望快牛跑得更快,早点做出更大成绩,其中包含的另一种可能是:“快牛”在快跑的过程中,因一不小心出现失误而挨了鞭子。
挨过鞭子的“快牛”和没有犯错记录的“懒牛”,谁是更好的“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考核评价机制必须确立正确、鲜明的价值导向。
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让更多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对一些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判定“失误、错误”还是“违纪、违法”——只有评价指挥棒释放出清晰信号、高效运转,“快牛”才能真正卸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保持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
从制度上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当“懒牛”也会被问责,“快牛”才不怕挨鞭子,挨了鞭子的“快牛”也会继续心无旁骛地向前跑。
作者:樊丽萍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