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而来自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动作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则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下,进入垃圾分类“强制”阶段的上海,就考验着一项涉及全民的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它不仅需要强烈的驱动力,需要切合实际的达成路径,更需要一点一滴的小进步来实现过程中的不断鞭策激励。
无疑,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着实是一项颇有难度的专业活儿,光是干、湿两类垃圾,已经伤了很多人的“脑细胞”,人们必须在实践中摸索真知。
再看达成路径,这考量着政策及制度设计者的智慧——要充分听取民众声音,探寻贴合实际、更为人性化考量的实现方式,从而避免过高的社会成本。
“意见纷繁、利益纠葛,却容不得多想,只能在实践中边做边破题。”来自基层一线的心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上海攻克垃圾分类种种难题的现状:既宣示决心信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微调,让设计更合理、操作更便捷、更匹配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作息,也让“付出有回报”成为感受得到的共识。
以“定时定点投放”为例,一线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家庭特别是上班族、独居老人等确实出于一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做到定时投放。于是,诸多来自基层实践中的破解方案逐个涌现,在刚性规则外增添了一道“暖心光环”。
有居委会在邀请居民广泛协商的基础上,专门预留出一个垃圾厢房作为“误时投放点”,进行“一户一档”排摸登记,经逐一核实后,允许这些确有困难的居民在志愿者帮助下错时投放。
有先行试点的区域已经出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收运管理白皮书,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误时投放点”设置原则,建议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存在突出困难的住宅小区,适时设置误时投放点,原则上每个小区不超过一处,并采用监控投放、扫码投放等方式加大对误时投放人员的外部约束。
还有社区在垃圾厢房上安装电子屏,居民们每一投、每一放,都直接“蹦跶”为更显性、更直观的数字——数字跃动之间,大家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也在点滴累积。
万事开头难。但也有哲人这样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希望过不了多久,垃圾分类的内在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对法规的敬畏,更能源于一种“功在千秋”的责任与主动担当。
作者:顾一琼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