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多位来自上海的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上海文化资源丰富,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让城市更有温度。要做强优势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影视、演艺、网络文化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增强上海文化集聚力和辐射力。要高标准建设文化新地标,高水平保护城市文脉,高质量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市民共享高品质文化服务。
辛丽丽:用芭蕾语汇精准演绎精彩中国故事
全年演出131场,为观众献上《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等十部芭蕾作品,其中豪华版《天鹅湖》在海外演出45场,今年还将继续“出海”展示传播海派芭蕾魅力……细数上海芭蕾舞团去年的成绩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新的一年,我希望让更多市民感受芭蕾之美,拉近观众与芭蕾的距离。”
辛丽丽将今年定为“创作年”,《睡美人》《闪闪的红星》两部大型芭蕾舞剧即将首演,前者是英国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团队为上海芭蕾舞团度身定制的全新版本,后者作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经典制作,汇聚金牌编导赵明、作曲家杜鸣等国内顶级艺术家,“以芭蕾演绎《闪闪的红星》尚属首次,舞台上不仅将呈现记忆中的人物和经典片段,更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情怀。”辛丽丽说道。
探索中国文化在芭蕾语汇中更为精准的呈现方式,正成为上海芭蕾舞团的文化自觉。在海派文化滋养下,上海芭蕾舞团出品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性,比如体现老上海风情的原创作品《花样年华》,时尚、芭蕾与中国元素跨界融合的《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首次以当代视角解读世界经典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以现代芭蕾演绎唐诗名篇的《长恨歌》等。
去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文创50条”),将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确定为上海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辛丽丽看来,除了优秀作品、现代化剧场等实打实的指标,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在于各类精细化服务和沉浸式体验。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落成一年多来,辛丽丽感叹:“前剧场、后排练厅,缩短的不仅是空间距离,还有艺术距离。”这里不仅吸引了世界顶尖舞团的一流作品,上海芭蕾舞团推出的公益“芭蕾大师公开课”,由辛丽丽、吴虎生、季萍萍等明星舞者和教员亲自带教,每期都能点燃舞迷激情。为更好回馈观众,公开课今年起,将由两月一次改为一月一次。
政协会议期间唯一的休息日,辛丽丽抓紧时间“会会京城老友,取取经”。“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觉得文艺工作者也要有一种扎根精神,心无旁骛扎根艺术、追求极致。”辛丽丽认为,这是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
王丽萍:与生活交融,与时代共振
编剧王丽萍认为,自己作为政协委员,除了要关注文艺创作领域,视角还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论是提案还是社情民意,都应该深入调研,为老百姓发声。”
与生活交融,与时代共振。作为影视剧创作者,王丽萍深耕现实题材书写,创作出《双城故事》《我家的春秋冬夏》《国民大生活》 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她将成功归因于对社会现实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我最近在创作的电视剧剧本《我们的邻居》,反映上海30多年邻里关系变迁,时间跨度长,我做了许多调研和采访。”王丽萍将她的创作感悟总结为:为人民写作,以人民为中心。
在王丽萍眼里,上海这座城市给予文艺创作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各种各样的制度便利。“上海文创50条”为影视剧创作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剂。王丽萍说,今年计划邀请一些作家分享影视剧改编经验,也准备走进社区和校园,深入了解年轻人爱看什么剧。“希望拍出真正的‘上海品质’‘上海味道’,呈现新时代的美好人文情怀。”她说道。
茅善玉:唱响新时代“上海声音”
“当下,作为‘上海声音’的沪剧也需要传承与创新,我们的创作不能在家长里短中打转,而是要发扬沪剧特色,在反映现实生活、讲述时代故事中走出一条新路。”全国“两会”期间,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需要“见缝插针”———满满的会议议程外,茅善玉不时“远程指挥”原创沪剧《敦煌女儿》的排练筹备,还一稿接一稿地完善着即将提交大会的《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全国地方戏曲电影摄制》提案。
借鉴“京剧电影工程”成功经验,茅善玉建议尽快出台针对地方戏的扶持政策,并创设国家级基金扶持机构。在茅善玉眼中,电影不仅能留下一个剧种的最好样貌,更是沟通传统文化与年轻观众的桥梁。
茅善玉深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离不开人才、剧目和观众。为了解决人才青黄不接问题,上海沪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已联手开设两期五年制沪剧班,为年轻学员搭建展示舞台;上海沪剧院还成立了青年剧团,每年安排逾百场演出,为年轻演员创造更多挑大梁的机会。剧目方面,在“一团一策”推动下,上海沪剧院整理复排了《芦荡火种》《红灯记》等经典剧目,并一反“西装旗袍”传统,推出气势磅礴的历史剧《邓世昌》,即将首演的《敦煌女儿》将是又一次突破和尝试。沪剧“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面向少年儿童的沪语训练营、旨在吸引年轻白领群体的曼妙花园会、面向全体市民的沪剧艺术节以及常态化的下基层演出等,将“上海声音”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心中。
“从《星星之火》《罗汉钱》,到《敦煌女儿》,沪剧的基因中就带有现实主义传统,无论在哪个年代,它都对生活有着敏感而迅速的反映。”茅善玉说,沪剧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文化担当,“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
(本报北京3月16日专电)
文: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