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将阿斯巴甜列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的物质”即2B类致癌物。同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宣布调查结果,重申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代糖究竟还能不能吃?
其实,围绕阿斯巴甜的安全争议,已有数十年之久,学界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围绕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有关人士仍呼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更为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甜味剂的前世今生
随着人们健康知识的增加,了解到摄入过多游离糖,会增加罹患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所以,控糖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市场上的饮料食品有不少号称自己是“无糖”“低糖”,甚至“0卡路里”,听上去十分有吸引力。根据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可标注为“无糖食品”。为了符合WHO推荐的“每天不超过50克”的游离糖摄入量,不少厂商都会使用甜味剂来替代糖,一般称为“代糖”。
甜味剂的甜度大多可以达到蔗糖的数十倍或上百倍,而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因而被广泛运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甜味剂可以分为两大类,非营养性甜味剂和营养性甜味剂。非营养性甜味剂甜味比蔗糖高百倍,产生的热量极低或甚至无热量产生,可进一步分为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两类。前者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蜜素、糖精等,后者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罗汉果糖苷、甜菊糖及其衍生物等。营养性甜味剂主要指糖醇类(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它们是单糖的衍生物,甜度与蔗糖差不多,但仍能提供一定的能量,例如木糖醇的能量是蔗糖的约2/3。
甜味剂是否能让我们避免游离糖造成的危害呢?目前,对于甜味剂是否影响健康,尚有不少争议。糖醇类虽然不太容易引起血糖代谢紊乱,但仍然提供一定的能量,并且摄入过多还可能引起胀气和腹泻。而不摄入能量也并不等于对健康无害,因为这些甜味剂进入人体后会参与到代谢中。比如,人工合成甜味剂在动物实验中被发现可损伤免疫系统,诱发炎症、脂肪肝、糖代谢异常等等。糖精、三氯蔗糖以及甜菊糖还被发现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而引发代谢异常。
更值得注意的是,甜味剂也会刺激人体中感知甜味的受体,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通过“奖励机制”,使人更容易对甜味上瘾。而且,甜味剂很容易引发心理上的自我欺骗,由于感觉自己吃得特别健康,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超量摄入食物和能量。
今年5月,WHO基于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即非营养性甜味剂)的新指南《Us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WHO guideline》,总结了非糖甜味剂对成人(包括孕妇)健康的影响。该指南指出,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人工合成或天然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方面并没有长期益处。并且,长期使用这些非糖甜味剂还可能存在潜在健康危害,例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围绕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
1965年被意外发现的阿斯巴甜是一种广为人知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它的能量与蔗糖相似,但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而且没有糖精的苦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近100个国家的食品工业中。例如,一瓶500毫升零度可乐约含有180毫克阿斯巴甜,而其所含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阿斯巴甜在人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患有苯丙酮尿症或对苯丙氨酸过敏的患者不能食用阿斯巴甜,而过量摄入天冬氨酸则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作用。此外,甲醇在体内会进一步代谢为甲酸和甲醛,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多年来,围绕着“阿斯巴甜的健康风险”争议不断,JECFA和欧盟食品安全局曾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动物试验推算出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因此认为体重60公斤左右的健康人群每日摄入超过2.4克阿斯巴甜才会面临风险,这相当于每天饮用12-36瓶无糖饮料(视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含量而定)。
人群研究和生物学实验提示阿斯巴甜可能存在致癌风险,但结论并不一致。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提出阿斯巴甜可能与美国人群脑瘤发病率增加相关,但随后开展的脑瘤、淋巴瘤、总癌症等一系列人群研究却并不支持阿斯巴甜与癌症风险有关联。
美国和奥地利学者在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饮用无糖饮料的参与者相比,每天饮用无糖饮料(含阿斯巴甜)一杯以上者的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生风险升高。
去年,法国科学家对10万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阿斯巴甜的摄入与总体癌症风险、乳腺癌风险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存在正向关联。与不摄入阿斯巴甜的参与者相比,阿斯巴甜高摄入者的总癌症风险、乳腺癌风险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分别增加了15%、22%和15%。动物实验方面,在21世纪初,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阿斯巴甜与小鼠和大鼠的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发生有关。并且,阿斯巴甜对于啮齿类动物的多器官恶性肿瘤风险的增加与剂量密切相关。这些动物如果在孕期暴露于一定剂量的阿斯巴甜,还可能导致后代的恶性病变。今年3月,意大利研究团队在汇总分析了数十项人群研究以及遗传毒性或致癌性的实验研究证据后表示,目前仍无法得到阿斯巴甜等甜味剂具有致癌风险的确切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人群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且不能证明阿斯巴甜与癌症风险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动物实验结果在人类中的外推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阿斯巴甜是否致癌仍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动物和人群研究佐证。
选择健康的膳食模式
以甜制甜并不是最佳的健康选择,而是要用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如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蔬菜、水果来替代甜食和饮料。
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不仅提供能量,还具有组成人体结构、调节身体功能的重要作用,所以不能盲目拒绝碳水化合物。
事实上,很多人拒绝碳水化合物或者使用甜味剂替代主要是考虑能量问题。但是每天摄入的能量除了碳水化合物,还来自脂肪和蛋白质。如果拼命控糖,却过量食用脂肪和蛋白质,结果仍会引发肥胖等一系列代谢问题。除了能量问题之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而蛋白质摄入过量也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控制能量要从人体健康的全局出发,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均衡的膳食模式为人体带来的益处,可远不止控制体重这么简单。
在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主要的膳食危险因素中就包括了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摄入不足,以及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摄入过多,这些都与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有关。因此,我们不必再把碳水化合物当做洪水猛兽,而是要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在总能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优质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例,应尽量选择“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比如未经精加工的糙米、燕麦、荞麦、玉米、小米、高粱、薯类等粗杂粮和杂豆类,以及各类蔬菜、水果,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维持人体正常糖代谢,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延伸阅读
1、IARC的分级
IARC是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主持的国家毒理学计划(NPT)同为全球范围内评价某种成分、混合物、职业暴露是否致癌的两大权威机构。IARC和NPT通过对已有科学证据的严格审阅和评估来制定并更新致癌物清单,证据包括基于人群的癌症研究数据,基于动物模型的癌症实验数据和关于癌症的机制研究等。
例如,IARC于2019年公布的评价标准,依据证据等级将物质或情况的致癌属性划分为四大类:
1类致癌物: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对人类具有致癌性,或有较强的人类研究证据和充分的基于实验动物的证据。目前该类别包括126种类,如抽烟/二手烟(2012年列入),酒精饮料(2012年列入),室外空气污染(2016年列入),加工肉制品(2018年列入)等。
2A类致癌物:对人类存在致癌性可能性较高。这些物质或情况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有限;同时,在实验动物中有充分的致癌性证据,或有较强证据表明其具有致癌物的主要特征。目前该类别包括94 种类,如红肉(2018年列入),温度高于65 °C 的热饮(2018年列入),夜班工作(2020年列入)等。
2B类致癌物:对人类存在致癌性可能性较低。这些物质或情况或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有限,或在实验动物中有充分的致癌性证据,或有较强证据表明其具有致癌物的主要特征。目前该类别包括322种类,如汽油(1989年列入),亚洲传统酱菜(1993年列入),射频电磁场(2013年列入)等。
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尚未归类。其基于人类和机制研究的证据不足,而且实验证据表明其作用于动物和人类的机制不同。目前该类别包括500种类,如茶(1991年列入),咖啡(2018年列入)等。
2. IARC分级的争议和影响
针对阿斯巴甜的致癌性,IARC本次评估了多达1300项研究。值得注意的是,IARC对于致癌物的分级是基于证据的强度,而不是物质的危险程度。同时,IARC的分级也与个人的安全食用剂量无关。这一针对个人的建议属于JECFA的制定范畴。IARC的一位发言人表示,IARC和JECFA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是“互补的”, IARC的结论代表“了解致癌性的第一个基本步骤”。 JECFA委员会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暴露水平下发生特定类型危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
尽管不是针对个人摄入量所做的评估,IARC的分级评估却仍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恐慌,甚至引起法律诉讼。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IARC于2015年将草甘膦列为2A类致癌物。尽管其他机构如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对这项评估结果提出了质疑,但使用这种材料的公司却仍然因此受到了影响。例如,消费者坚信自己患癌是由于使用了含草甘膦的除草剂,而将德国拜耳公司告上法庭。直到2021年,拜耳公司针对该案件的第三次上诉仍然以失败而告终。
(作者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
作者:孙亮
图片:pixabay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