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光院士(左)和莱维特交流。
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粮食问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诸多挑战,科技无疑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在今天(11月5日)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亚太地区未来科学与技术发展论坛上,来自物理、生物、农业、经济等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反复提及三个关键词:多元化、包容性和跨时空。在“最强大脑”们看来,这其中或许藏着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密码。
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了《WLA亚太地区未来科学与技术发展2022上海倡议》,希望推动科技创新普惠亚太人民,建立开放-连通的合作关系,大力扶持青年科学家成长。
多元化: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
未来是什么?2013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独辟蹊径,从生物学角度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在他看来,我们讨论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而人类进化的核心不是“适者生存,也不是“最好”,而是“多样性”。“别人有和我们不同的地方,我们彼此方能互相学习,发现更多未知。”
2000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古尔杰夫·库什对物种多元化更有感触。他说,气候变化导致原本适宜在某个地方种植的物种不那么适宜了,比如今年亚洲地区的高温就导致小麦减产,这加剧了全球粮食紧张。他呼吁政府加大农业方面的资源投入,科学家也要多研究那些“更有弹性”的农作物。
为了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人类正在未雨绸缪。库什介绍了建在挪威北极岛上的末日穹顶,这是一个可长期存储各种作物和改良品种种子的设施,种子在这里被保存在永久冻土中。“目前已经有来自全球的110万种作物种子存储在末日穹顶中,它的存储量可以达到450万种。”库什说。
包容性:社会通往繁荣的钥匙
“每一个发展计划的目标都应指向实现持续增长,但仅有增长是不够的。”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应该在增长中获益。
皮萨里德斯认为,正如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一样,每个国家的文化、气候、资源禀赋各不相同,这些差异使得各国只有在贸易与合作中才能走向繁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打独斗地实现多样性发展。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看到了这一点。皮萨里德斯还提醒,分工合作要尊重各国自身特点。“我不认为欧洲的增长模式适用于亚太地区,一味模仿会‘水土不服’。”
“数字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包容性增长。”皮萨里德斯的话,引起了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计算结构生物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雷蒙德·斯蒂文斯的共鸣。他一直致力于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即让更多人享受到药物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让科学家寻找药物靶点的速度比以往快了几个数量级,这将有助于降低新药研发成本,让更多人用得起药。
跨时空:科学家面对挑战的选择
面对未知挑战,跨时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追踪糖尿病研究已40余年,他发现年龄、基因、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都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
圆桌会议
宁光表示,治疗糖尿病这类疾病的科学创新不仅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以及跨界、跨境的国际合作,也需要引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比如利用AI对糖尿病进行精准预防和治疗。
在粮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国际间的农业科技合作显然更加迫切。库什表示,气温升高会导致新的病虫灾害出现,我们需要更多有复原能力的品种,而这需要广泛多样的亲本资源。科学家还在研究提高光合效率的方法,仅是将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一个量级,就能增产20%,这将是人类解决粮食问题的希望。
事实上,莱维特在今年上海科技节期间就提出,希望以上海为节点,建一个虚拟全球实验室(VGL)。它是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可以让一些身处不同时区、不同位置、隶属不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该实验室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跨时空协作的优势。
作者:沈湫莎
图片: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