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杨驰教授领衔团队完成的项目《颞下颌关节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杨驰、胡勤刚、陈敏洁、张善勇、何冬梅、白果、郑吉驷、马志贵、沈佩、谢千阳。项目第一完成人杨驰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欧洲颞下颌关节外科医师学会国际委员等职务。
颞下颌关节是颅颌面唯一可动关节,主导下颌骨运动,参与语言、咀嚼、呼吸及表情等重要功能。颞下颌关节疾病除影响上述功能,还可继发牙颌面畸形。项目组历经30余年攻关,针对关节病及其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治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模式”,创建关键技术和相关创新产品体系并推广应用。
该项目构建并实践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模式:基于中重度关节病可致牙颌面畸形的事实,提出联合诊治模式,系统规划手术和正畸计划,将关节与正颌或颌骨重建手术同期完成,既缩减手术次数,又最终实现三者形态和功能协调平衡。
对有保存价值的移位关节盘,该团队根据复位的难易程度,分别开发关节镜盘复位缝合技术和开放性锚固技术,并进行关节镜专用器械和开放手术锚固钉的创新设计和改进。经国内36家、国际20家医院1.6万余例病例验证,成功率95%以上。其中,关节镜盘复位缝合术被国际知名专家誉为“独一无二享誉全球的21世纪里程碑式技术” 。
当关节病变波及颅底,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是国际公认“手术禁区”。项目组创建关节-颅底联合重建体系,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变“不能修复”为“能修复”,解决复杂病例不能同期重建关节的国际难题。
该团队还创建了颞下颌关节外科数字化诊疗平台,创新设计多种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手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精确性和稳定性、减少手术用时。其中国际首创的人工关节骨修整导板组件被“人工颞下颌关节之父”Peter Quinn教授誉为“人工关节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
该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外广泛推广,仅国际手术演示就覆盖10国、15次,接待培养国际访问学者68人次;编著国内外专著30本,发表论文290篇,其中SCI论文114篇,共被他引1105次。当前,项目成果已在国际21家、国内53家医疗机构应用,共诊治患者4.9万余例。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我国颞下颌关节外科的国际引领地位。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