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走过120年,女性得主不到6%,这意味着我们至少浪费了地球上44%的脑力。”在今天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用幽默的话语强调了女性之于科学的价值。
眼下,女性与男性几乎实现了教育公平,但在科研领域,女性力量依旧不足,尤其缺乏女性代表。
“长期以来,女性的才华被忽略,人类一半的智慧被浪费了。”莱维特直言,当今社会亟需吸纳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应对疫情、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携手让世界更美好。
“叫她兰诺,别叫她布鲁姆太太”
“她”论坛进行到一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当主持人介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兰诺·布鲁姆时,习惯性地称她为“布鲁姆太太”。同时上线的布鲁姆先生、1995年图灵奖得主曼纽尔·布鲁姆立即纠正说:“叫她兰诺,别叫她布鲁姆太太”。
一个小插曲反映出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真实状况——在科研领域,女性的力量很容易被忽视。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说,她的朋友曾做过一项调研,研究人员以随机生成的男性或女性人名去申请进入实验室,男性申请者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女性,此外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指导和更高的薪水。
即使是成功的女性科学家,职业之路也难免遭受轻视与偏见。
兰诺·布鲁姆直言,她的第一位导师最早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可当时校方不允许女性进入实验室,她只得另寻导师;此后,她前往伯克利大学开始博士后研究,带教她的女导师却没有正式教职。
2020年盖尔德纳奖得主伊莱恩·富克斯的导师一开始压根不相信女性也能从事科学工作。
“最初我是学物理的,后来又转向生物研究,成了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系唯一的女性。”富克斯以自己亲身经历鼓励女孩子们,“任何时候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出发,不要听丧气话”。她建议,要善于倾听,尤其是沉默寡言的女性的意见,不要让那些才华横溢的女性被轻易忽视,“如果不让女性发声,那么就失去了一半超越的可能性。”
坚定内心,不要被周遭繁杂的声音所干扰
“尽管我们正努力招聘和留住更多女性,但科研领域依旧如同一根漏水的管道,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阶段不断被漏出,而漏缝就是外界的偏见、家庭的束缚以及自信心不足等,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马奎特很是遗憾。
能力,是女性科研工作者最好的“金字招牌”。我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喜球说,美国地质学家玛丽·萨普的故事总是激励着她不断挑战自我。
萨普因绘制世界上第一幅完整的世界海底全景图而极大推动了板块构造学说。而她最初绘图时,大陆漂移理论尚不被学界普遍接受,有同行甚至嘲笑萨普所言不过是“女儿家的话”。韩喜球提醒女性同行:“在投身科研的道路上,难免听到周遭繁杂的‘声音’,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内心”。
如何为希望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女性提供更多机会?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比如,女性高级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龄退休;中国青年科技奖女性获选人年龄从40岁放宽到45岁;明确女性因生育原因可延长在研项目结题时间等。
“人们常说,成功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反过来,成功女性背后也有一位伟大的男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遗传发育学系课题组长、首席科学家曾凡一认为,只有男女相互理解、扶持,才能共同成功。
作者:李晨琰
摄影:袁婧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