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珠接受上海市科技功臣采访。袁婧摄
在今天举行的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接过沉甸甸的“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证书,陈亚珠轻轻道谢。面对荣誉,她低调而腼腆;谈及工作,她兴致勃勃。
作为我国民族医疗器械创新研究和产业转化的领军人物,陈亚珠是跨学科“医工交叉”的先行者。上世纪80年代,她是我国研发液电式肾结石体外粉碎机的重要贡献人,迄今为止,该仪器让数百万患者摆脱了开刀的痛苦。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她瞄准国际前沿,创新性地提出“新一代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技术”,带领团队相继研发出磁波刀和超波刀, 为我国重大疾病物理治疗技术、设备研制和临床实施作出了卓越贡献。
“荣誉归于过往,期望给予未来。”而今,84岁的陈亚珠依然心系患者。如果能为他们减轻一分痛苦,她愿意一直努力下去。
本世纪初,陈亚珠院士与博士生们一起抛毕业帽,共同分享毕业时刻的喜悦
为了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碎石机,跑断腿、磨破嘴,再难也要上
1936年,陈亚珠出生在浙江宁波。年幼时,父亲因医治不及时而痛苦离世的经历,在她心中埋下了一个医生梦。1962年,她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高压电技术专业毕业,开始了高电压绝缘、防雷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原以为就这样远离了自己的从医理想,可命运总是妙不可言。
上世纪80年代,肾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病,患者需要开刀取石,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病人苦不堪言。那时,德国推出了一种用物理方法击碎肾结石、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无痛无创设备,一台仪器售价高达120万美元,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广大患者难以承担。于是,“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碎石机”的念头在陈亚珠和导师心中燃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亚珠院士个人照
在所有工学设备中,与人体相关的医疗器械是最复杂的,而体外碎石技术需要融合电子、计算机、自控、影像、医学等多门学科,对陈亚珠来说,想要做成这个项目不啻于天方夜谭。
因为不被看好,他们遭遇了科研中最大的难题——缺钱。为了筹集资金,陈亚珠和导师“跑断腿,磨破嘴”。不过,既然瞄准了目标,他们心中只有一条路,就是实现它。最后,师徒二人的坚持感动了上海市科委,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40万元低息贷款,终于启动了项目研发。经历一年零八个月的日夜奋战,中国式液电肾结石体外粉碎机宣告研制成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陈亚珠院士与恩师唐耀宗教授在JT-ESWL-II型肾结石体外碎石机前
直到如今,陈亚珠还反复回味那段为中国“碎石机”奋斗的日子,缅怀导师,感慨万千。她说,那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把问题解决掉。”后来,她总是拿这段经历鼓励学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一九八五年,陈亚珠院士在肾结石体外碎石第一台样机旁
1987年,凭借体外碎石机,陈亚珠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就这样,工科出身的她终于和医学结缘,并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可她始终认为:“我只是在医学工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项项发明凝聚着同一个初心,患者需求是她一生创新的出发点
从碎石机开始,陈亚珠不断填补着国内无创医疗仪器的空白:前列腺增生热疗仪、尿流动力学检测仪、头颈部恶性肿瘤超声热疗仪……这些设备凝聚着陈亚珠同一个初心:让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一点,使患者疼痛再少一点、生活质量更高一点。
随着肿瘤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陈亚珠又开始琢磨针对肿瘤治疗的无创手段。她敏锐地洞察到,基于物理技术的肿瘤治疗装备即将迎来研发高潮,强烈而急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让她集结团队,一头扎进了新领域。此时,她已到了花甲之年。
上世纪90年代,陈亚珠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 “新一代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技术”,将超声能量从体外以“绿色、精准、个性化”方式汇聚于肿瘤等病灶部位,使瘤体温度迅速提升至65℃以上,利用高温“烧死”肿瘤组织,在医学影像的结合下,实现精准测温、手术可视化和实时疗效评估。历经20年不懈攻关,2016年,由她带领团队研发的磁共振引导新一代相控聚焦超声诊治一体化装备(简称“磁波刀”)亮相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陈亚珠院士与学生在“新一代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系统”前
目前 ,“磁波刀”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有望惠及广大患者;团队相继推出的由超声B超引导的新一代相控聚焦超声诊治一体化装备(简称“超波刀”),首先应用在妇科疾病诊治领域,至今已在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苏大一附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完成多例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疗效显著。
耄耋之年探索不止,坚定地站在团队身后,成为他们的最强支撑
如今,耄耋之年的陈亚珠仍然探索不止,不断挑战新问题,引领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不断发展。在她心中,始终有一种执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九五六年,陈亚珠院士摄于母校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科研中的大事小情,陈亚珠向来事必躬亲,严谨细致。她始终相信,成败的关键在于每一个细节。即使在经历病痛之时,陈亚珠心中最牵挂的仍是科研中的棘手难题。对她来说,做科研早已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毕生的信仰。
60年来,陈亚珠培养了10多位博士后、40多位博士、100多位硕士,她的爱国之心以及再难也要上的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
学生白景峰记得,陈亚珠对待科研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如同家人,对待生活自奉极简,“少花钱,多做事”是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学生沈国峰记得,团队每次发文章前,陈亚珠都要学生描述其创新点,对实验过程乃至每一个原始数据都要逐一论证,400多篇论文,篇篇如此;
学生张捷从高压电技术专业毕业后,在陈亚珠的影响下,走上了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道路;
陈亚珠培养的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从国外名校学成回国,却毅然放弃外企高薪,组成双创团队,致力于将实验室的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打造民族医疗器械品牌。
一九五七年,大学一年级的陈亚珠院士
当“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智慧医疗器械”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领域,这位投身科研一甲子的女科学家为了从始而终的梦想,坚定地站在团队身后,成为他们的最强支撑。
作者:沈湫莎
图片:上海市交通大学提供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