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紧缺不够戴?中国首款可重复使用口罩,1只顶20只!
电梯按钮不敢碰?声控电梯无须按键,语音直达目的地!
面部防护压痕痛?保护组件安全又护肤,连夜赶制投产!
……
非常时期,疫情防控也需要非常智慧,非常速度。
最近,层出不穷的“上海发明”,让我们惊喜连连。
特别值得点赞的是,这些打着“上海发明”烙印的创新产品竟能神速成型,从创意到实物往往需要两三天、一天,甚至只要1小时!!!
中国首款可重复使用口罩:1只顶20只,良心价日均1元
上海企业利用新型纳米材料,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可循环使用、多次消毒的医用级防护口罩,最快下周就能批量上市。
如果正常佩戴,它可以循环使用20次;而且,每次佩戴后,使用者可以用各种常见措施对口罩消毒——开水泡、洗衣机轻柔洗、喷洒75%酒精、甚至浸在84消毒液里,口罩性能不变。
该可重复使用口罩定价,初步定于15到25元之间。按照可重复使用20次计算,平均每天成为仅为1元。到2月底,将实现日产30万个以上。
“瑞金小白”:已在多家感染病房辅助医护工作
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园区E3区4楼病区,新来了一位 “奇特”的援鄂医疗队员,四方脑袋、细长身体,它灵活的穿梭在病区走道与病房之间进行查房,它一天工作12小时不眠不休,它也不用穿戴防护服。它是“瑞金小白”,一台集合了最新IT技术的人工智能医护机器人,已先后被部署在武汉三院、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最危险的感染病房一线。
在隔离病房外的当班医生,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访问部署在隔离病房的医护机器人,机器人瞬间成为医生的替身,替代医生进入危险区完成查房、指导、与患者沟通等工作。
通过5G 通信技术以及机器人集群控制技术的支撑,远在上海瑞金医院的各学科专家可以随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部署在武汉各医院的医护服务机器人进行连接。
每台医护服务机器人都具备3D视觉识别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医护人员在感染病区活动过程中以及在穿脱防护服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加以关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
一线医护防护鼻罩:仅用3天,就从图纸变成品
短短3天,诞生于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上海发明”,就从图纸变成了戴在医护人员脸上的防护用品——鼻罩。
中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蒋进军医生援鄂多日后发现,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一日三餐都在医院解决,还要经常喝水,在进餐和饮水时就会脱下口罩,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这种短暂的不戴口罩存在很大的暴露危险,给病毒可乘之机。
于是,他迅速组织上海研发研发团队进行研究,成功构思并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用后即抛的一次性医用防护鼻罩,可以在就餐时佩戴,达到呼吸道感染防护效果。
目前,这个鼻罩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声控电梯:报出楼层就能自动抵达,已在湖北宜昌“上岗”
听说新冠病毒会通过电梯按钮和门把手传染,一时间可把人们折腾坏了,有的在电梯间装上抽纸,有的在按钮上覆上保鲜膜,还有人脑筋急转弯想象:如果有了声控电梯,就不用这么费尽周折了……
经过2天“长途跋涉”,一个特殊的快递包裹2月19日从上海来到湖北宜昌。经过一番仔细调试,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声控电梯被顺利安装在了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工程的电梯上。医护人员只需要报出楼层,电梯就能自动抵达目的地,从而最大程度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终于可以解放双手,避免了电梯按钮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有效阻隔气溶胶,一小时出样品
一个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明的“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样品在一个小时里被赶制出来。
该隔离巾由防护材料和透明材料等组合而成,预设有两对袖套式操作口,既能保证良好的视野,又提供了一定的操作自由度,方便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和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暴露风险,以满足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
在临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如目前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可以有效地为医护人员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提高手术和操作的可行性,大大减少院感风险。
拯救“大花脸”的防护装置:预计本周将试用于一线面部防压伤保护组件
“大花脸”的医护人员大家这几天见了不少,他们在佩戴护目镜、口罩等防护品很容易在面部形成较深勒痕。
护士长刘琼提出做预制形状的水胶体敷贴,立刻联系医院工作坊,连夜通过视频讨论方案可行性,并在预制形状的水胶体中加入能保护皮肤的成分。同事连夜绘制图纸,会同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构建专利,盐城金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更是加班加点赶制样品,快递至武汉给医疗队测试。“一种面部防压伤保护组件”诞生了,这套组件有望在各大医疗队使用,并在今后的各项防疫工作中发挥作用。
咽拭子取样防护装置:
每个新冠病人确诊都需要核酸检测,而检测的标本一般是咽拭子,但大家不知的是,护士们从病人喉中采取咽拭子标本这个过程中,是很容易被感染的。
瑞金医院“90后”梁晓虹护士与院感科石大可、护理督导景峰、门急诊补液室护士长梁婧商量后,经与创新工作坊李啸扬和项晓刚等沟通,设计了一款咽拭子取样防护装置,在一个类口罩型的装置上,根据取样的常规路线设置一个小口(通道),当护士们准备做咽拭子检查时,就请病人戴上这个防护装置,护士们就可以通过装置上的小孔去取咽拭子标本,大大提升安全系数。
其实,日常生活中,卫生死角消毒难、人员出入统计难……这些困扰一线医护和普通百姓的疫情防控难题,如今都有新办法解决!上海创新让基层防控工作更安全、更全面、更便捷高效。
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
上海灵至科技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一款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目前已经开始在武汉、上海应用。它们可以模拟人类自由移动的能力,代替人深入疫情区域,减少人体感染传播的可能。
无人机红外成像:乌漆墨黑照样能巡查重点区域
康桥镇城运中心每天晚上例行开展的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巡查。由于该镇有外来人员大量导入,来沪人员排查和防疫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夜晚,在一些非居住区域且巡查难以发现的地方可能存在人员逗留。为了能够对全镇区域进行全时段、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康桥镇城运中心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式”巡逻,重点对桥洞深处黑暗角落等进行巡查。
“汇治理”:智慧小程序
累计注册人数达8.88万人、累计访问次数达161.79万次、每日访问人次20万+……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正是徐汇区近期推出的“看家护院、邻里互助”疫情防控系统,从口罩预约、返沪人员管理到沿街商铺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保护市民安全。
这些“上海发明”“上海创新”欢迎都来“抄作业”!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