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梦、科学梦,说到底都是中国梦,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希望你们像钟扬教授学习,坚守一生的‘种子梦’。”
今天上午,在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中船上海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开营仪式上,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向900多名营员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这篇名为《弘扬钟扬“种子精神”,探究生命奥秘》的演讲,也是科学营的开营第一课。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这些来自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等2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营员将走访上海多所知名高校、参观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零距离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魅力。
钟扬教授说过,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朴素的信念就是他每年待在西藏的时间超过130天,把论文写在青藏高原的初心。
卢宝荣还记得,钟扬教授某次脑出血晕倒后醒来,第一个电话是打给他的,说的是让他代课的事情。虽然那时钟扬教授的口齿不太清楚,但卢宝荣却永远记住了这句话。
为弘扬科学精神,鼓励营员树立科学志向,开营式上,六大分营科学家代表通过视频寄语青少年营员们,希望青少年珍惜学习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坚定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说,1999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第一次站在国际大洋钻探船的科考船船头心潮澎湃,但海面上却有不安定因素,这时他接到了祖国给他打来的一个电话——中国会注意这艘船的。听到这句话,他仿佛吃下了定心丸,开始主持大洋钻探,那口在南海的南沙打下的深井至今仍源源不断传回南海演变的重要数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鑫提到了好奇心的重要性,他说正是因为小时候对所有事物感到好奇,想弄清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才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种子是生命的延续,是未来的希望。“第一课”已经让在场学生动容。“我要让中国的土壤长出更多的粮食”“我要让‘中国芯’不再被外国技术‘卡脖子’”“我要让太空飞船飞出太阳系”……一句句“豪言壮语”彰显着青年学生们的未来志向,上海科学营将组织六大分营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为营员们开放四十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体验,邀请名家大师开设十余场专题讲座,分学科开展科学探究型学习,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科技社团活动,让营员们度过充实而又难忘的科学之旅。
>>>相关链接
延伸阅读
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的2019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将于7月陆续在全国53所重点高校、15家央企及科研院所相继开展,本次活动将吸引海峡两岸暨港澳共11200名高中学生及780名带队老师参加。
该活动旨在促进科普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科学普及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与普通高中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经过七年的精密组织,该活动逐步形成了“科技为核、文化为翼、人文气息贯穿始终”的多元内涵,已成为全国面向中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作者:沈湫莎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