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都有上海的贡献;
2014-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11项;
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全球首张黑洞照片……
今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来的进展情况,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赫然呈现。
成绩单上,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光刻机销往海外,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顶尖人才近悦远来……这些成果如同一个个创新“脚印”,记录下上海不断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的坚实步伐。
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有了新提升
科技创新比到最后,比的就是原创能力,近年来上海在创新策源能力上屡屡“发力”。2018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原创论文85篇,占全国总量的32.2%,创新原动力不断增强。2018年上海共有47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上海牵头完成29项,占全国10%。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依托张江实验室启动实施,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划转完成,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开工建设。
先后挂牌成立的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目标是组建代表国家最高水平、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国家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注册工作顺利完成,成为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独立事业法人机构。研究中心将采用新型管理体制机,积极探索综合预算制、薪酬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科研人员双聘等新体制机制,修改完善中心章程,加快构建新型管理运行机制。
科创中心建设,人才是重中之重。中科院神经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依托人才高峰工程,协助推进首批高峰人才纳入资助渠道。2018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数达到65人,占全国11.2%。目前,在沪两院院士173人(占全国总数超过10%)。
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全年本市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10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逾1.8万份,占比超过18%,稳居全国第一。强化出国培训,提升各类人才的国际视野,2018年全年共执行出国(境)培训项目64个共1260人,同比增加近10%。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自主性提出更高要求。上海发挥在集成电路电路领域起步和布局早,综合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产业链,目前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形成了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和有潜质的独角兽企业。基础研究领域,拥有复旦大学、中科院微系统所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拥有国内唯一的集成电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领域,紫光展锐的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已位居世界第三;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1/5。
在人工智能方面,成立了上海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微软、亚马逊、SAP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沪设立8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华为、腾讯、京东等国内龙头企业在沪设立8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成功举办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搭建国际高端合作交流平台。
重大原创新药GV-971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并申请上市,有望填补16年全球阿兹海默症药物市场的空白。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五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在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前列。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表示,下一步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二是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推动张江实验室做大做强,力争尽快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三是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知识产权建设“大步迈进”
上海一直十分重视知识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作,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显示,上海专利质量居全国第3位。2014年至2018年,上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7万件增长为11.5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3.7件增长到47.5件,均实现了翻番;有效注册商标量增加72万件,增幅达166%;版权登记量从18.8万件增长至26.2万件,增长39.3%。
上海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说,应当说,随着科创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已经越来越成为上海各类市场和创新主体的共识。去年,为了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局已会同市财政局修订了《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进一步鼓励高质量专利创造和运用,鼓励开展国际专利布局。
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对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和优势产业需求,高质量专利申请审查周期会进一步缩短。”他说。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