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侃侃而谈科普话题,又能脱口秀表演科学家和西气东输;既能和专家讨论科普的意义,又能用快板说唱等形式来表述话题……3月17日举行的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上,38名晋级选手各显神通,克隆猴、量子通信、天眼Fast、嫦娥四号……他们剥开科学的坚壳,让人品尝美味。
经过一天的精彩角逐,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王亚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郭玮宏、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附属第五人民医院的宋亮等十人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十大科普讲解员”称号。
“001号”讲解员的故事
当天比赛的001号选手何博恒,也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001号科普讲解员。一大会址中珍贵的文物是怎样保护的?何博恒娓娓道来,原来,特制的保险箱中为珍贵的文物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环境,而这份保护也让珍贵的文物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何博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普讲解员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准确,这也要求讲解员要做更多的知识储备。他说,自己并不擅长在舞台上表演,但参加科普讲解员大赛,确实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积累,不断挑战自己。
来自上海动物园的大象饲养员刘昌称自己是“大象的铲屎官”,他为大家讲解的是大象的便便如何变成纸。
没错,因为大象的胃消化功能不好,所以它的便便是生产纸张非常好的材料。现场,他为我们展示了用大象便便生产的纸做的名片和纸张,给现场的嘉宾带来惊喜。他说,目前斯里兰卡等国家已经有这样的生产工厂了。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口腔科医生宋亮,今年是第二次来参加科普讲解员大赛。继去年给大家讲解口水后,今年讲的是龋齿。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口腔疾病,有时觉得拖一拖也没关系,可是小洞会变成大洞,甚至会危及到牙齿的整个健康。
作为口腔科医生,在讲解这个话题前,他也不知道细菌多久会形成酸、酸又在多长时间里腐蚀牙齿。为了讲好这个看似简单的医学话题,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原来,欧美国家5岁小朋友有龋齿的比例是20%—30%,而我国同龄的孩子,比例高达80%。宋亮说,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每次3分钟的刷牙时间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此外,要保护牙齿,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做口腔检查也非常重要。
2分钟展现科普“脱口秀”能力
与往年相比,今年进入决赛选手的男女比例达到1:2,理科男多了起来,而非专业选手数量与专业选手数量持平,为大赛带来了新气象。比赛中,2分钟能力展现环节更是精彩纷呈。 5G、天眼FAST、无人驾驶、克隆猴、量子通信……随机抽取一个科技热词,限时2分钟考验你科普脱口秀环节是这两年的新增环节,更能体现参赛选手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92年出生的刘昌有着典型的“90”后特征,白领行政工作出身,却因为爱好去做了“大象的铲屎官”。被问为什么来参加讲解员大赛时,他笑称,“想感受一下镁光灯照在身上,看大家都听我一个人在说话的感受。”
现场,很多选手表示,他们一直有着想成为一位科普达人的梦想,平日里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大众科普传播,特别爱钻研科学技术,更爱讲段子。为了讲解好科普,不断提升口才与沟通应变能力,展现出了年轻一代的活力和对上海科普事业、科技发展的关注和热爱。
组委会希望,通过大赛培养一支优秀的科普讲解队伍,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吸引更多人投身科普,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沈湫莎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