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蚊子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是为让人们记住疟疾以及蚊子所传播的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人类与蚊子的大战持续了千百年,从单纯讨厌被叮咬,到认识到蚊子是传播致命疾病的媒介,再到控制蚊虫种群数量,用基因、微生物等现代生物科技手段对蚊子进行“无害化”改造……人类与蚊子的斗争史,折射出的恰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历程。
多个诺贝尔奖研究事关蚊子
1897年8月20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英国微生物学家罗纳德·罗斯爵士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在一种学名叫“按蚊”的蚊子胃壁上,找到了疟原虫,从而证实了数百年来蚊子传播疟疾的猜测。为了纪念找到疟疾传播媒介这个特殊的日子,8月20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蚊子日”。
鉴于罗斯在人类征服疟疾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意大利寄生虫病学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格拉西,以及苏格兰医生、寄生虫病学家帕特里克·曼森先后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了蚊子就是传播疟疾的元凶,为后来的疟疾预防和治疗打下了基础。
罗斯认为,远离蚊子叮咬就能有效防止疟疾的传播。由此,引申出当时人们对待蚊子的理念:消灭蚊子,万事大吉。
1945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合成发明了强力杀虫剂“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DDT的使用,使蚊子的种群数量大为减少,米勒也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不久之后人们发现,DDT虽然杀死了包括蚊子在内的大量害虫,但也对自然生态造成灾难性破坏。1962年出版的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就对此发出警告、提出反思。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甚至在沉默了数十年后公开表示,对1948年颁发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遗憾。
蚊子传播疾病范围和模式的变化,给人类提出了新课题
经过了DDT的教训,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的确,蚊子会传播致命疾病,比如登革热、黄热病、脑炎和疟疾。但是蚊子在地球上生存已不下亿年,相较而言人类只有区区600万年的历史。尽管叮咬吸血、传播疾病给人类带来很大困扰,但蚊子在自然生态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如果蚊子全部灭绝,以它为食的候鸟数量将下降50%以上,热带雨林中以蚊子幼虫孑孓为食的几百种鱼类也必须改变食谱。
其实,全世界蚊子有3000多种,会叮咬人类、传播疾病的不过几十种。蚊子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四宝说,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蚊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对流行病的规律也逐渐清晰。与其冒破坏生态平衡的风险消灭蚊子,不如将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子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尝试达到“蚊不犯人,人不犯蚊”的新境界。
然而,随着全球人员、货物流动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蚊子传播疾病的范围和模式也在变化。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虫媒病毒研究组段博文博士告诉记者,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就在不断北迁,几十年后还可能出现在温带地区。蚊子也会随飞机、轮船而迁徙,这都给人类提出了新课题。
高科技手段有望给蚊子“消毒”
近年来,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想出了各种新办法,使蚊子对人类“无害化”。
自然界里的蚊子也会生病,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白僵菌这类蚊子的致病菌,就被用来制成微生物农药,既能灭杀蚊群,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过去,粗放型地使用化学农药,会使蚊子产生抗药性。”王四宝说,如果科学精准用药,则可降低蚊子产生抗药性的可能,也就可保证杀虫剂长期有效。
蚊子的主要危害在于携带与传播病原体,利用基因改造的手段,科学家就曾在实验室研制出了转基因蚊子,与之交配所产生的下一代蚊子,均会失去生育能力。不过,要将这转基因蚊子释放到自然界,还需经过严格的审查,以免引起生态破坏,故而这一方法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更有趣的是,科学家还尝试改造蚊子的肠道微生物,使得疟原虫、病毒等在进入蚊子体内后,非但不能繁衍,反而可能被杀死。这样一来,蚊子就被“消毒”了,即使叮咬了人类,也不会传播疾病。
王四宝说,虫媒传染病不断出现新情况,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才能为研发高效安全的新型防治手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作者:许琦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