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要把工厂搬进店的创意并未被市场监管部门简单拒之门外
监管创新为新业态开绿灯
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店内,整条咖啡生产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本报记者徐晶卉摄
■本报记者 徐晶卉
新消费的场景创新在申城一次次刷新着人们的消费体验———星巴克海外首家烘焙工坊昨天在沪开业,这次,星巴克把工厂直接搬到了店里。
“工厂+餐饮+零售”,这又是一个全新组合。如果按照过去市场监管的“框架”,根本没有一条畅通的路可走。但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星巴克从去年8月提出“创想”之后,很快便梦想成真。这背后,不同监管部门的协同创新功不可没,更可贵的是,监管部门在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为后续新消费发力留足空间。
工厂开到商铺里,风险点套上“金刚罩”
走进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店,有点像走进电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的情景:用麻袋装的生咖啡豆“穿越”长达数百米的管道,经过烘焙、翻炒、散热等过程,装进高十余米的大铜罐内,在里面放上七天,最后成为消费者面前的现磨咖啡。整条咖啡生产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体验很酷炫,但将工厂“扎根”到商铺里,上海过去没有先例。《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食品企业的生产区域需要封闭。而星巴克所构想的体验式工坊,烘焙炉和生产线都是半开放的,这有悖于《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规定。
这个创意并没有被简单地拒之门外。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准民告诉记者,面对新业态新模式,市食药监局连同区市场监管局、市卫计委等部门组成专家小组,就开放式生产模式合规性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做了交流,“我们研究发现,咖啡烘焙工坊业态本身食品安全风险不高,而且从设备情况来看,上海烘焙工坊的生产工艺比美国西雅图首家门店的要求更高,因此,研究重点变成了如何控制风险点。”
记者昨天在开放式工厂看到,可能的风险点都被套上了“金刚罩”———生产区域设置了1.05米高的透明隔栏,与经营区域隔离开;生咖啡豆投料口高于地面,减少了带入性污染;熟咖啡豆散热盘上则加上了玻璃防护罩……安全风险的解决,让星巴克烘焙工坊落地成为可能。